《天龙八部》里有一位医术非常高明的薛神医,他有一个奇怪的癖好,就是每次救完人之后要求对方教给他一个武功绝招,久而久之,他学会了很多的武功绝学。
这个薛神医后来真的变得武功高强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后来在聚贤庄一场大战中,薛神医见到乔峰与各路高手搏斗时,他被乔峰的出手之快、下手之重吓软到地上。
薛神医东拼西凑起来的绝招不成体系,他只知皮毛,不明根系,不成派别。
我们生活在网络时代,阅读也变得更加方便,拿起手机随时刷一刷就有无限信息涌入大脑。无论时是在上班的路上,还是等公交的间隙,无论是排队取餐,还是闲聊之余,我们都可以获取到不同的资讯。这些可利用的时间都是我们学习的机会,也是我们进行阅读的一种方式——碎片化阅读。
在一切可以利用的零碎时间里进行的阅读就是碎片化阅读。
碎片化阅读,就像是一片一片的叶子,这些叶子落到地上,我们捡起的时候不知道它们具体来自哪棵大树,哪根树枝。就像薛神医,对于每一个武功绝招的驾驭只是被局限的一个招式。
我们需要学习一些系统的知识,认识出这片是枫叶,它应该是从那棵枫树上落下来的。系统化的学习可以避免自己一叶障目,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碎片化阅读要以个人为中心,以自己的目的和兴趣导向。
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我们的阅读就如同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上随波逐流,很容易被外部的力量裹挟而去。有些人喜欢在网上漫无目的地刷手机,刷到什么看什么,不知不觉时间溜走了,自己放下手机什么也没有存放进大脑。或者是大脑被网络信息无端地肆意灌输一通,关掉手机,大脑一片混沌。
我们的时间有限,在开始碎片阅读前,要给自己一个方向。比如,浏览一下自己收藏过的公众号,听书、查找跟相关的素材资料等等。有了自己的目的,阅读就是一面风筝,飞得再高,也不怕被大风带偏。说到底,碎片阅读也是一种很值得利用的方式,阅读是你个人的事,千万要记得自己阅读的目的。
如何进行更有效果的碎片阅读呢?
碎片化阅读的方法有以下三个步骤:提炼、链接、融合
1.提炼
不管是读一本书还是一篇文章,或者是听一系列的课程,我们都要把对自己重要的内容总结出来,用自己的话重新强调一遍,这就是提炼。提炼的核心是对自己有用,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或者一段话。
有的学员把网课音频整理成文字稿,打印出来,拆解成一段段话,然后再用自己的话重新组装。这样的流程走一遍之后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就像淘沙的过程,收获是不言而喻的。
比如富兰克林再青年时期练习写作,他没有去学习一套又一套的写作理论,他就是把喜欢的文章拿来拆解,再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重组,以此来磨练遣词造句能力。好的文章通过一次次拆分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这样完成了写作方法的提炼。
提炼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它是你自己在思考或者行动中发现价值点的一个过程。
2.链接
如果我们只是阅读了解了知识、概念,那并不能真正了解它们。真正厉害的人不是读了多少书,记住多少概念,而是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出多少概念,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运用于生活中。
只会背书的是书呆子,而我们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阅读的目的也是为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从书本到生活的距离就是我们进行思考,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距离。一个概念联系到生活才算是发挥了价值。
比如,路灯思维。我们从生活中的实例去理解,然后再用到生活中,这样的知识就活了起来。
行走再路上,绿灯行,红灯停。不能等到所有的绿灯都亮起才开始行动。就像生活中要随时开始行动,不能等所有的时机条件准备好才去做一件事情。
3.融合
每一套武学都分派别,不同的烹饪口味造打造出不同菜系,通过阅读,每个人都要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每一次阅读都要和原有的能力进行融合。
李笑来老师把每个人的思维体系比喻为电脑的操作系统,我们通过阅读,不断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同时要完善,修补补丁,这样才能不断迭代,体现出更高的性能。
从碎片阅读中,我们可以快速地抓取到概念,就像是通过一个个便捷的窗口,我们只需一个动作或者简短的时间就可以获取到知识、资讯等有用的内容。
比如,听书十分钟,了解到一个“沉没成本”的概念。接下来,我可以联系自身,去解释这样的现象,把知识和生活进行融合。
朱光潜曾说,一种新来的知识,好比一位客人走进一个社会,里面的熟人愈多,关系愈复杂,牵涉愈广,他的地位也就愈稳固。
碎片阅读要进行及时的整理和巩固,我们可以利用一些软件对碎片知识进行收集和分类。比如印象笔记之类的软件,只要方便就可以作为日常使用工具。
阅读只是一个开始,更重要的是如何收集、整理信息,以及联机使用信息的能力。自媒体时代,我们也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有利的条件,为我们的成长加油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