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无”到“三好”,我经历了什么?

【家门口】

“叮……”闹钟叫了第五次,离上班时间还有十五分钟,我才从床上爬起来,随便抓起一件衣服冲向门外。

“说了多少次了,让你早起一会儿,成天拖拖拉拉,这么大人了,就不能自律一点!”一连串责骂从老妈嘴里扫射出来。

“我的事不用你管!”我心烦意乱,随便套上球鞋夺门而出。

电梯门关了,但是咆哮依旧钻了进来:“你穿的什么鞋!难看死了!”

我在家里毫无地位可言,每天被嫌弃:从我起床开始,就要跟我妈怄气,她看不惯我的拖拉、懒撒,我讨厌她的唠唠叨叨。

【教室里】

黑板上的高考倒计时还剩93天。

“啪!”又一个杯子被我摔碎,教室里传来我的怒吼:“你不是昨天才跟我保证过不抽烟的吗?满身的烟味,刚才躲在厕所里干什么?”

原以为学生会有所震慑,可回应我的却是嘲笑和窃窃私语:“这都是第六个杯子了……“

抽烟的男生望着天花板,一脸麻木,无动于衷。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失态了,可我控制不住心中的失望。我为学生们操碎了心,可是,曾经“好老师”的口碑,却已随着六个杯子,摔得粉碎。

【办公室】

同事大姐:“魏老师,今天去听你的课吧?这节课是不是要讲《林黛玉进贾府》了?”

“啊,今天不讲课,我们这节课是阅读,已经给学生安排好自习了。”我有点不自然的说。

“不是吧?怎么每次想听你的课,不是考试就是自习,你是学科组长,我们得跟你多学习啊。”

”实在不好意思,下次吧。”瞥见她们撇着嘴走了,我长舒一口气。

这已经是我第n+1次拒绝组里的同事来听我的课了。拒绝背后是我的隐忧:我好不容易钻研出来的讲课技巧,怎么能轻易传授给别人?

“小鹿,”年级主任皱着眉头叫我。“你当组长这半年来,成绩没提高,优课也没有,让你安排个改卷任务都没人听你的,你的工作到底是怎么做的?”

我无力辩驳,因为我很清楚,我沦为这样的学科组长都是自找的:没心胸,缺管理,当然毫无威信可言。

这就是我,小鹿,一个无口碑、无威信、无地位的“三无”人员。

来行动营之前的我,每天状态差到爆:上班踩点,工作中阻力重重,既处理不好跟同事的关系,也搞不定自己的家人。

每晚睡在床上悔恨交加,想变得更好却连早起都做不到,一想到求而不得的自己就痛苦不堪……

一个烦躁的下午,我看到了《我活了30年,不如这22天》这篇文章,作者和我现在的状态几乎一样,他都能改变,我也想试试。

在行动营才不过半个月时间,我真切的感受到什么叫思维与行动互变:

第一个重大发现是,我竟然克服了拖拉,不再是“起床困难户”,每天工作繁忙,早起成了打卡的唯一途径。当我习惯了提前一小时、两小时起床后,我第一次发现,自己可以更从容的梳妆打扮、吃早餐、准备工作。

原来那个被妈妈嫌弃不会穿衣服的我,竟然也渐渐在早起中找到了好的状态。

第二个重大发现是,我收获了专业上的自信:在行动营行程过半的时候,我获得了四次提名及一次“当日最佳”,我能从100多号人才脱颖而出,别人要听我讲课,又有什么好害怕的?

还记得第一次获得提名时,我因文章字数太多不能获得“当日最佳”,我的指导员叶枫亲自帮我去掉每一个标点符号重新数字数,来为我争取,虽然结果被驳回,他比我还难过,我却感受到温暖:小鹿,你何德何能,别人凭什么对你这么好?

在终于拿到”当日最佳“的那天,我更是激动得难以自抑,群里老铁们的祝贺铺天盖地,超越了我过去所受到的所有赞扬与肯定,正是平日里大家对我的关怀与鼓励,让我明白了,对学生来说,他们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对家人来说,他们喜欢什么样的沟通方式。

终于我不再纠结现象,而是开始挖掘原因,解决问题。

我不再和学生发泄情绪,而是平和地与他们交流。那个抽烟的孩子,原来是爸妈对他缺乏关注,他只能跟着一群孩子做“坏事”,才能引起父母和老师的注意。

我不再揪着他的错误责骂,而是鼓励他,帮他挖掘他读书和写作的特长。他不再看到我就回避,而是开始跟我交流读书写作心得,再也不瞎混了。

上次他还跟我报喜,这次月考进步了35分,加上特长,已经是大学预备生。

我看到他的蜕变,也看到自己走向自信。

当同事们再次说要听我讲课,我不再抗拒。我努力去拓展知识,一节课,我讲了《明朝那些事儿》,讲了《红楼梦》中人生的起伏,讲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意义,还有新时代追梦人的价值。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同事们也大开眼界,原来语文课还能讲得这么生动丰富,原来学科组长真有两把刷子!

课后,她们跟我分享听课收获,我也获得了满足与喜悦。没有想到,利他原来这么简单,我逐渐重拾了学科领头人的威信。

“别穿这件衣服,真的很难看!”老妈又在唠叨。

“好嘞!马上换!妈你今天早上做的茼蒿菜饼好好吃啊,我的白鞋子刷得那么干净,而且你还知道刷完以后包一层卫生纸,我妈妈怎么这么优秀!”非暴力沟通加真诚夸赞,真不敢相信这样的话居然会出自我的口中,我开始转移话题,并学会欣赏和表达感谢了。

然后我看到了妈妈脸上了久违的羞赧笑容,我不再纠结老妈对不对,反正我可以过滤,而她开心就好。心平气和地与家人聊天,已经是很久没有出现在我生活的场景了。

行动营给我太多太多的改变,仿佛是一次新生,一次蜕变。

我不再赶着点上班,每次我都早起收拾自己,提前到教室,我不再容易暴怒,而是去关心孩子们生活和学习上的困境,了解他们的精神状态,让自己以朋友的眼光去看待这些正常的现象,并且思考如何去解决问题。

我慢慢觉察到“三好”的到来:在学生中有良好口碑,在同事中有好的威信,在家庭中有好的地位。

行动营如水滴石穿,一点一点在改变我。

因为没有耐心而脾气暴躁,没有自信处理问题,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从自私跨越到利他,让我获得了快乐,也让我提高了人生的境界。

后来,我学会把所有问题当成礼物,把利他贯穿到每一处,我发现自己不再那么焦虑暴躁,多了很多温柔平和。

这就是行动营带给我的能量,是我28年以来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