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题目就有点儿像道家无为的思想,顺其自然,不做强求。
无论自我成就感还是自我挫败感,其中的“我”究竟是什么?
在《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一书中,加尔维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概念,说这个我有两个,分别叫自我1和自我2,自我1就是头脑和意识层面的自我,他的语言是文字;自我2就是身体和潜意识层面的自我,他的语言是图像。听起来是不是跟《思考快与慢》里面的说法有点像?
自我1是意识层面的,比较容易感知到,因此我们更容易认可自我1,认为“头脑”就代表我们自己,这时我们的“头脑”或者是我们的思维就成为主人,它会做的事情就是评判。
思维会设定对错的标准,对的去做,错的要避免。当头脑做了这种评判工作,还用来指导身体的时候,身体就会变得紧张,体内的能量流动被切断,就会影响潜能发挥。
思维的真正价值在于分析,帮助我们理解事物怎么运作,但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批判,就是叫分析出来的结果固化。
加尔韦提出的解决方案非常简单,他让球员专注于球的接缝处,放空意识,让身体顺其自然发挥。这种状态下,球员往往有超常的发挥。他认为抛开意识的评判作用后,指挥动作的就是自我2,也就是潜意识。
超常发挥,就是潜意识里的“真正的我”和其他事物的“真我”直接相遇,并且合二为一,这种高峰体验有点类似所谓心流的状态。运动员想达到这种状态,就要全然放松的专注。
我个人认为,一般人如果想要处于全然放松的专注状态,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坐享”,希望能在今后的练习中找到这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