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里去照见自己和自己不同层面的关系,心会给你无限的转身的力量

PART1:关于和心的拥抱,心的力量

晨练我做客户,我想看一看“自己无法和负面情绪呆在一起,当负面情绪出现的时候,自己想要第一时间逃离”

教练阶段:

第一层:关于接纳。自己能接纳好,不能接纳不好。所以当不好出现的时候,要尽快处理掉这个不好

第二层:关于评价。所以,自己是一直在评价,一直在给事物贴标签,贴好或者不好

第三层:既然都是自己贴出来的标签,那就让自己能够接纳那个不好,和那个不好在一起就好了

可,当自己做出这个决定,要和“不好”呆在一起的时候,心里升起了一份“苦”

好苦啊,明明不喜欢,为什么还非要让自己和它呆在一起,为什么那么苦啊

教练和我说“和这份苦呆在一起,去看看那份苦是什么”

我说“苦好像没了。所以我觉得苦可以有,也可以没;自己可以选择苦,也可以选择不苦,这是一个选择;那过去自己应该是习惯于某一个选择”

教练重复说,“习惯于某一个选择”

这时候我就已经没法继续了,只感觉“乱”,不知道是一个什么选择

督导阶段:

看到了苦,自己觉得很轻松,因为看到它了

最大的喜悦来自于,很清晰的知道有一份苦在那里,像一颗钉子钉在那里一样,非常确定

既然看到了,就一定有办法“处理”掉这个苦

但好像还是想逃离,否则不会想“处理”

总督导阶段:

“那个久别重逢的苦在哪里

透过心情链接你的心

如果你进入了你的心,看一看那个苦

如果在你的心中,和这个苦有一些对话的话,这个苦会跟你说什么

在你的心中,你大大拥抱这个苦,然后呢

你拥抱苦,然后你有感动

让我们经验一下这个感动和这个苦,它都在你的内心”

没有“苦是什么”“苦为什么”“要处理掉这份苦”

庆幸于、感动于有这份苦

我们就来一个大大的拥抱

从“逃离”到“拥抱”

只要你在心里

转身就只在一瞬

PART2:关于心教练技术

于我而言,心教练技术的第一个阶段:关注点的改变

从事到人,从故事到感受

因为关注点的改变,觉得自己像一个老练的猎人,像一条嗅觉敏锐的鲨鱼

去捕捉客户的“感受”,一旦发现了,立即“扑上去”

这很好。

可是如何保持在心上,保持不要上脑,保持不走进认知

应该有第二阶段:继续围绕客户,引导和陪伴客户去链接那个感受

而不是自己冲出去,冲到那个感受面前

教练手中的聚光灯要永远照的客户身上,不要去照那个感受

如果再有下一个阶段:不要把聚光灯递给客户,不要让他去照那个感受

再来一个阶段:在客户的心里搭一个舞台,让他的感受拨动他,让他的感受和他互动。而不是“他去拨动感受,他和他的感受互动”

再再来一个阶段:做他的镜子,问几个问题,让他看到舞台上的他是什么样子,他的感受如何和他互动

接下来的阶段:目前还不知道,需要慢慢再去体会

最后,老师说

当我们在某个情绪中,试图去理解和感叹的时候,都是认知。

我们看到了,我们有一种心情,很触动。但如果在认知中想要去分析它,都是脑

如果做心对话,会是心流的流动。分析没有必要了,“为什么”不存在了

我们要帮助客户去照见他和自己不同层面的关系和看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身体出现个小问题,肛裂,每天大便变得痛苦。每次大便时,我不想让它疼,不想把伤口撕裂,但我完全控制不了。 我看了...
    自由心空阅读 4,005评论 2 2
  • 夸人真的是一门学问,诚恳的感觉加上真诚的眼神。也就相当于:说句心里话。在别人看不出亮点的人身上,你能看出不同,看出...
    A安生Fineyoga阅读 1,079评论 0 5
  • 张丽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优秀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河北省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唐山市“十杰”青年、“十佳...
    l宰予阅读 2,972评论 0 0
  • 今天父亲需要做CT,我一早吃好饭,先去CT室,去医院排队。 哥来了,带着父亲去CT室。做完CT,比较顺利,来到病房...
    我坚持写简书阅读 40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