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时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归根结底,不是因为我们的头脑转得不够快,而是因为它转得停不下来,产生了过多的噪音。我们被淹没在这样的噪音里,反而听不到内心真实的声音,也没法做出有效的行动。
头脑中的噪音叫“强迫性思考”,它不受你的控制,它在你意识松懈的时候占据了你,把你拽回过去或者拉进未来,让你没法安心专注当下。然而,对于每个人来说,唯一真实的时刻,只有当下,过去发生的一切都已经是既定的事实,而未来对当下的你而言只是想象。
小我思维会产生一个可怕的后果,这就是“痛苦之身”,“身体”的“身”。什么叫“痛苦之身”呢?一个人在过去没有表达出来,没有释放出来的负面情绪淤积在心里,渐渐地,就好像形成了一个有生命、有意志的实体一样,这就叫“痛苦之身”。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可能存在痛苦之身。当它沉睡的时候,我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可是一旦我们遭遇了挫折,碰到了一些人、事、物,让我们想起了难以释怀的伤痛,痛苦之身就会苏醒。你会看到一个平时和和气气的人,突然变得暴躁、冲动,就好像变了个人似的。这时候,你看到的很可能就是他的痛苦之身。痛苦之身的能量来自过往,而正是因为虚幻的小我总是忍不住推开过去的门,才把那些负面的能量释放了出来。
我们之所以会痛苦,之所以会被负面情绪折磨,病根在我们的思维上,更准确地说,出问题的是我们失控的强迫性思考。套用佛教的一种说法,痛苦之身就是杂念养成的心魔。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就有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怎么才能把意识请回来呢?
第一种方法,是用意识去观察你的思维。如果你正处在一个安全、安静的环境里,那你现在就可以试试看。你可以闭上眼睛,然后对自己说:“我想看看,出现在我脑海里的下一个想法是什么。”接下来,请你集中注意力,就像猫盯着老鼠洞口一样,静静地等待你的下一个想法探出头来。
第二种方法,也很简单,这就是全神贯注地感受你当下正在做的事情。请注意,这种方法的要诀是“感受”这两个字。感受,但不要思考。比如,当你上下楼梯的时候,别想别的,把你的注意力放在你迈出的每一步上,留意抬脚落脚时肌肉的感觉,体会地面给你的支撑力,感受你的呼吸。再比如,当你洗手的时候,感受你双手皮肤之间的摩擦,体会水流的温度和质感,听听水冲刷水槽的声音,闻闻香皂的味道。你看,上下楼梯,还有洗手,这些都是你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就能完成的动作。所以,你平时做这些动作的时候,你的思维很可能已经把你带离了当下。你可能在上下楼梯的时候想着晚餐要处理的食材,可能在洗手的时候想着第二天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这时候,只要你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的感受上,你就能从思维的迷宫里逃脱出来,让你的意识夺回主动权。这种方法操作起来也很方便,只要你不是正在处理需要大量逻辑思考的任务,就可以随时用这种方法把你的意识找回到当下。
两种找回意识的方法:调动意识来观察思维,以及关注当下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