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悟,行中思
从11月7日开始成为樊登读书忠实会员,每天听一本书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坚持把书中和自己产生共鸣的内容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内,本想监督自己,但同时又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朋友们见面时会时不时聊上几句书中的内容,愈发激起读书的欲望。
一切要从好奇心开始,《好奇心》这本书向我们介绍了对一切新奇事物着迷称为“消遣性好奇”,特征就是:注意力会从一个新鲜事物转移到一个,并且持续地寻找新的信息和感官体验。它可以让我们的视野更宽广,从而去发现新的和未知的事物,但如果总是浅尝则止而不深究的话,那就无法得到任何领悟,一切都将变得毫无意义。所以当消遣性好奇转化为一种对知识和理解的探寻时,成为 “认识性好奇”。认识性好奇并不容易拥有,它需要更深入、更有序和更需要付出努力,是消遣性好奇的进一步深入,相比消遣性好奇,满足它更难,它可以使创造性才智激增并引发创新,从而发生质的飞跃,使好奇心产生价值,最终收获也更多。如果我们对于这个充满神奇色彩的世界感到兴趣十足的时候,我们会不断满足来自于我们内心世界的好奇心,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去感知这个未知的世界。这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听《樊登讲论语,学而》后,感同身受的是在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不能够只借助自己一个人拼命地努力。你需要找到其他人,给你带来刺激,给你带来外在的信息。而我们的名优带动工程正好给我们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让我们可以抱团成长。这样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动,这个叫作第四种人际关系。正如《论语》中告诉我们,求学过程光读书,光背过记住这些话是不行的。你需要练习,你还需要跟别人互动。所以自修共修一起,最终我们达成的人格境界——“人不知而不愠”。
《匠人精神》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拥有成为一流人才的潜质,但如果没有人反复指点和指引,成才的种子是不会发芽的。”在这个过程中,师父无疑是那个最好的引路人。三人行,必有我师。其实在共同成长的路上,每一位成员身上都必定有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所以要想成为一流的匠人,必须放下自己的自尊心,全盘接受师父们所授予的知识,不然无法获得成长。同时,还需要提升自己的心性,学会感恩,没有诚实和感恩之心,人是无法获得成长的。只有经历过集体生活,才能培养替人着想,关心他人的心,以及感恩的情感。学徒制的师徒相传和集体生活提升学徒的心性,以一种近乎禅人的修持,全心全意地投入,终有修成正果的一天。有一流的心性,必有一流的技术。
最后用《他人的力量》中的两句话作为结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了打破衰退的必然到来,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新的知识,用发展的眼光去料理自己的行为。你不能控制别人,他们无论如何都会影响你的生活,但你可以成为精通择人以及与人相处的专家,让他人的力量为你所用,你或许就能突破现在正经历的或将来会遭遇的那些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