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一定年龄,身体亮出了红灯,锻炼就提上了日程,我选择了慢跑,给自己定的计划是每周2次3公里,目标虽小,但重要的是能够长期的坚持下去。
曾经看过一个贴子,把跑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斗志满满;第二阶段:痛苦煎熬;第三阶段:跑出愉悦。
已经3个多月了,由刚开始的快走+慢跑,到后来的全程跑,由上气不接下气到呼吸渐趋平缓,我的身体已然适应了,甚至可以再加点码,但我的内心却是打退堂鼓的,当热情归于平淡,内心告诉我应该信守当初的约定,但懒惰的火苗却时不时的出来扰乱。
一旦碰上雨天或是生理期,或是其他貌似合理的理由,心里总会冒出如释重负的轻松,好像躲过了一场劫难,心安理得的窃喜。
每一次跑步都是和自己的一场较量 ,总有2个小人在脑中争斗。一个小人:“还有2公里,好漫长呀”““腿好沉呀,不想跑了”;另一个小人:“瞧瞧人家跑5公里、10公里的,你这可是弱爆了”“坚持住呀,加油!”。
整个过程全凭着一股心力,尽管总是摇摆不定,但总算都坚持到了终点。有时候到达终点,再继续跑一段也是可以的,但内心不想跑了,心里松了气,身体也就跟着懈怠下来。
所以,内心的坚韧与笃定,无疑是坚持跑下去的力量源泉,这种心力的影响是极其强大的。
曾经有个感动中国的“暴走妈妈”,为了割肝救子,每天暴走10公里,早晚各一次,风雨无阻,历时7个月,从68公斤减至60公斤,消除了脂肪肝,救了儿子的命,正是内心强大的愿望和信念缔造了奇迹。
稻盛和夫说:愿望强烈的程度,从头顶到脚底,全身充满了这种愿望,如果从身体某处切开,流出的不是血,而是这种“愿望”。这样的“愿望”,就是成功的原动力。
刚开始信誓旦旦,跑起步来自然是斗志满满,但慢慢的就变成了可有可无的、不迫切的愿望了,这时就变成了痛苦煎熬,其实只是内心发生了变化而已。
所以当总想偷懒的时候,不妨补给一下自己的心力,比如:重新翻看下自己的计划,看看跑友的动态,聊聊跑步的话题,或是把感受记录下来,往往只需轻轻的触动,就能再次燃起满满的斗志。
黎明前的黑暗总是漫长的,坚持跑下去,累积到一定的里程数,自然会水到渠成的跨入新境界:跑出愉悦。期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