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下午上完课回家,屋里人都出去了。想着可能要快晚饭才回来吧,儿子打电话来了,问我说我什么时候下班,他还在路上。哎,这个崽,总是能想我所想,以为我快下班了,来帮我开车回家。话说儿子好不容易在家待几天,能这样体贴老妈,还算不错了,我满足了。
家里老大接着打电话回来了,说晚上有朋友约饭。我跟他商量“儿子好不容易在家,留一个在家吧”。老大觉得有道理。结果说定我出去吃,他陪儿子吃。
这些是我喜欢的碎碎念,我希望每天都有,平和、安静、理解、有商有量,像一个“家”该有的样子。
晚上和朋友玩牌,有一姐姐又大吐苦水,说晚上睡不着、睡不好,白天打不起精神。原来我一直以为这位美女姐姐说着玩的,她总是精神头十足,说话大声,笑声爽朗,我喜欢。昨天她又说起这话题,我心里沉了一下,“姐姐可能真的说4不好”。我跟她聊起我曾经被整宿整宿睡不着的痛苦,她好像找到了知音。但是,我深知,这位姐姐很要强,所以,我表面上还是说,“你应该没有你说起的失眠这么严重吧”。同时我们也相互交流对付失眠的各种法子,比如,我会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然后可能会睡个好觉,姐姐说不没有这样的精力去锻炼的;我又问她“有没有睡前听各种小故事,安静的歌曲?” 姐姐说“从没这习惯”。我知道姐姐其实是不服输的人,是内心特别要强的人,她愿意说出来的其实并并不一定是过不去的坎。所以我跟她说“你肯定有办法的,因为晚上睡不好,白天真的吃也吃不好,玩也玩不好,总是没精神头啊。所以,先确定今天晚上好好照顾之际睡一觉吧。”
姐姐自个滴滴打车回家了。我和朋友们还在玩,其中包括她家当家的。
姐姐回家之后,我把话题撸回来了,向我老师求证事情,并且觉得如果真有这事的话,可能我老师能帮上姐姐忙。
我:“小H姐姐当真睡不好觉不啦”
老师:“是滴嘞,经常说不着,睡下了也睡不好,第二天精神状态一点都不好。你以前是怎么做到的啦?”
我:“我以前被失眠折磨得受不了,白天总是赶时间补觉。”
老师:“那后来你是怎么做好的呐?”
我:“还真不是一时三更就好了的,想过各种各样的办法,看书、听催眠曲、运动、点香助眠,真的很为难。”
。。。。。。
我一再跟老师强调克服失眠的难,那是我的真实经历。当然我心里想的是:失眠可能是心情、情绪的外在反应。
所以,在玩牌结束回家路上,我跟老师说了下面这一小段话。
我:“其实,小H姐姐很要强的。”
老师:“是滴,太要强了。”
我:“你的表述,我不太赞成。”
老师:“为什么呢?”
我:“不是‘太要强哩’”
老师:“冇得区别哒。”
我:“有区别!”
老师:“。。。”
我:“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在合适的时候,跟小H姐姐说‘你晓得不啦,你蛮要强嘞’,就这样说咯。”
老师:“。。。。。。我还是不理解。”
我:“你看可不可以试试咯。不一定要马上试,可以迟些时候的。”
老师:“嗯”
我不知道老师会不会好好去想想我说的话,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好好去说我要他跟姐姐说的话。
不过,如果他做到了,我会告诉他“其实,我知道你希望能睡好的,对吧”
现在不想了,看情况吧。
后记:对好朋好友的事情很上心,对学生的事情也上心,其实,宝宝,你还有很重要的人需要你好好关心啦,好好想想是不是?
PS 1: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凡事都会有方法,而不是没有办法。人,可以在恋爱中成长,可以在困难中成长。
PS 2:在校园暴力中,“复仇思维”可能很普遍。但如果保持有成长型思维模式,那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和做法。
看法1 是:这些施暴者可能有问题,或者家里缺爱,或者学习成绩不好,或者心理不舒服,他们想通过这样的施暴来获得自己的存在感。
看法2 是:他们需要专注于自己的生活,专注于自己的学习,而不是通过“虐待我” “贬低我”来让他们自己感觉良好。
做法 1 :“我会和他们好好谈谈。我会问他们问题‘为什么会对我说这些话?’ ‘为什么会对我做这些事?’”
做法2 : “我会直接面对他们,和他们讨论这个问题;我想帮助他们认识到这么做一点意思也没有。”
做法 3:“我想我最终会原谅他们”,“我的首要目标是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
【感悟】 这些想法和这些做法很实用,对于校园霸凌,我们要教育孩子“勇敢说不”,但是可以这样去思考,应该对施暴者和受害者都是有利于他们心智上的成长。我想去试一试。
《终身成长》是一本关于世界观的书本,提倡“终身成长”。
从这个具体事实来说,它又是一本关于方法论的书,告诉我们一些处理事情的经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