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问题儿童,我想大家或多或少都存在各种各样的烦恼,在过去的一年里,陆陆续续有妈妈会来跟我咨询一些有关宝宝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是以这样的格式呈现:
我的孩子非常黏人
我的孩子喜欢攻击别人
我的孩子不爱说话、胆小
我的孩子不爱玩积木
我的孩子喜欢吃手
我应该怎么做去引导孩子不再这样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验——我们越忙的时候,孩子越愿意来给我们添乱。比如说,今天的工作很多,到下班都没有做完,本来想着早点哄睡孩子,继续去把工作做完,但是孩子不但不早睡,还总是会拖到很晚很晚;再比如说,我们越着急出门,孩子的事情越多,一会打翻了装满水的水杯,一会要尿尿,一会儿又不知道什么原因哭闹起来不肯穿外衣,这种时候,我们都会觉得孩子似乎在故意跟我们作对。
其实,你感觉的没错,孩子确实是故意的。并且孩子越小,这种现象越是明显。这是为什么呢?
客体关系心理学讲到,婴儿无论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不能独立存活,婴儿对养育者的心理活动以及情绪有极其敏感的感知能力,他们能够透过抚养着的表情、声音、肢体动作,甚至只是透过母婴间的联接,来感知养育者的内在状态,这种能力会随着婴儿慢慢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逐渐减弱。在正常情况下,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成长为独立的个体时,这种和父母情绪共生的感觉会逐渐消失。但是,因为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父母没有这样意识——父母不但不愿意跟孩子剥离情绪,甚至会下意识地要求孩子和我们的情绪共生在一起。比如说,妈妈在生气的时候,如果看到孩子很欢乐或者很平静,就会指责孩子说:“你妈都快气死了,你还在那玩乐,你怎么那么没良心,我白养了你了!”孩子在父母盛怒的指责下,越来越觉得我应该与父母的情绪同进退,否则我真是不孝。这样的一种现象,导致很多成年人在跟父母在一起时候,仍然很容易受到父母的情绪影响。
对于儿童来说,这样的情绪共振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我们陪伴孩子时的内心状态,孩子一清二楚。理想的陪伴状态,当然是放松的、全然的、专注的,孩子在父母这样状态的陪伴下能够专注于自己正在做的事,从事智力活动,从而发展自己。假如父母的情绪是焦急和烦躁的,那么孩子也会受到这样情绪的困扰,但是孩子还没有处理这样情绪的能力,并且试图通过发脾气、破坏环境等方式去发泄情绪,让父母关注到自己。
我们成人要善于去觉察自己的情绪,当我们觉察到自己处在情绪中时,可以通过腹式呼吸、站起来伸懒腰、打开水龙头洗下脸等方式允许自己的情绪经由我们的身体,随着呼吸、伸展以及流水声等,流淌出去。
当然我们是人,不是神,当我们做完这些仍然不能摆脱掉情绪的时候,我们需要首先接纳自己的情绪,同时告诉我们的孩子,妈妈现在有一些情绪,感到焦虑/难过/不舒服,但这是妈妈自己的事,跟你没有关系,妈妈需要自己处理下情绪,你不需要为妈妈做什么,安心做你的小孩就好了。通过这样的的沟通,我们将自己的情绪和宝宝的情绪剥离开来,让宝宝明白,我不需要为妈妈的情绪负责,妈妈的情绪是可接纳的,有情绪不是可怕的事情。
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补偿性心理。如今,很多双职工的家庭,妈妈在休完产假后需要即时返回到工作岗位上,这时需要请老人到家里帮忙,爸爸妈妈白天上班,晚上回到家陪伴孩子,这些情况下,父母很容易会带有愧疚的心理,孩子那么小,我又不能全天候陪伴在孩子身边,等到终于能在一起的时候,我一定要好好补偿孩子。带着这种补偿性心理的陪伴,并不是让孩子安然地跟爸爸妈妈在一起,反而会将自己的内在心理投射给我们的孩子,所以,当我们好不容易能跟孩子在一起时,更应该全然放松地跟孩子在一起,去关注到孩子,看到孩子需要我做什么,而不是我能多为孩子做什么。
觉察情绪、让自己的情绪自由流动是处理情绪的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其实我们在平时更多应该做的是:不跟自己较劲。菠萝妈唱歌非常好听,多美麻麻很懂得陪伴孩子,我没有菠萝妈的好声音,我能唱歌给孩子听吗?我没有多美麻麻那么会玩,我都不能好好陪伴孩子!其实放眼望去,多才多艺又聪明好学的妈妈比比皆是,更不要说工作中的佼佼者,会挣钱的大富翁,假如我们无意识地将自己陷入这样的比较的圈套之中的时候,我们将处于一种非常焦虑的状态中,经常性地给自己洗脑自己的不足。
不跟自己较劲,就是接纳真实的自己,看到真实的自己,学着爱自己,让自己处于舒适的状态,就像我们接纳真实的孩子,爱孩子时候的感觉一样。接纳和爱自己,才会接纳和爱孩子,真正地陪伴到我们的孩子。看到真正的孩子时,你会发现胆小的孩子,耳朵和对危险的感觉特别灵敏,这样的本领能帮助孩子躲避很多危险;你会慢慢发现不爱说话的孩子,在创造力和想象力方面有非凡的天分;你会发现爱说话的孩子善交际,逻辑思维能力很强。
这些不是问题的问题,全在养育者的一念之间。
养育者的状态,只是影响孩子出现一些问题的因素之一,那么我们从儿童的需求角度上来看一下需求对儿童的一些影响。
大家都知道蒙特梭利教授提出的“精神胚胎、敏感期”等概念,儿童从一出生就带有自己独有的精神胚胎,在爱和自由的环境中自在地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在精神胚胎的指引下通过体验和反复实践去经历一个接一个的敏感期,从而逐渐构建自我。当儿童处在当前敏感期时,会出现反复地痴迷地重复去体验某种东西的现象。比如说,2个月到1岁之间的儿童会经历口的敏感期,儿童通过口去认识世界,通常可以看到,这个时期的婴儿拿到物品的第一反应就是放进嘴里,那么养育者应该为儿童提供可以随意啃咬的环境。儿童到了水的敏感期,可能会每天好几次要求洗澡,坐在浴盆里半天不出来,或者喜欢洗手、喜欢出门踩水等。当孩子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时,家长应看到儿童的敏感期,并给予支持,而不是想办法矫正儿童,让儿童去玩别的东西。
有关敏感期,推荐大家看孙瑞雪老师的《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经常去回顾儿童的敏感期,能帮助我们清晰地看到儿童的需求,从而在陪伴的过程中,在当下为儿童创造条件、给予满足。
那么儿童除了敏感期的需求以外,在心理发展的需求上也不容忽视。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1943年在《人类及理论》一书中,将人的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分为五个需要。分别是:第一个层次,生理上的需要;第二个层次,安全上的需要;第三个层次,情感及归属的需要;第四个层次,尊重的需要;第五个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而透过很多案例可以发现和观察到儿童在这几个层面的需要。
需求层次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人人都有需要,某层次获得满足后,另一层次的需求才会出来。二是,在多种需求都没有满足之前,首先要满足迫切需要。
当儿童在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情感、归属上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他就会表现出更高层次的需要,比如对尊重方面的需要。这一点在交往中表现尤为明显。比如很多宝宝在物权意识萌芽后,假如我们没有干涉孩子,孩子会经常对侵犯自己东西的人说:“这是我的,我不要你碰我的东西”、“我不愿意你这样说我,我感觉到不舒服”、“请你向我道歉”、“你这样说,我感觉很难过”。所有这些,都是孩子对尊重的需要,对尊重的渴望,与此同时,她也会透过这个体验,去尊重别人。
在这里,很想分享一个案例,这个案例是我在爱和自由父母微课听到的,第一次听的时候给我很大的触动,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加深对满足需求的理解。
在幼儿园里一位三岁九个月的男孩,长达一个月的时间,他每天在幼儿园的活动就是找不同的人寻求关注,例如他来到在老师的办公室,老师正在工作,他会在老师面前走来走去,并且不断地想要和老师说话。有一天,他跟老师说话时,老师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给他回应,或者是关注到他,他就拿起办公室桌子上的水杯,将半杯水倒在了老师的办公桌上,然后看着老师。他在班级里也是这样寻求其他老师的关注的,他用身体撞击老师的身体,或者非常猛烈地扑进老师的怀里。下午妈妈来接他时,他会做出一些违反规则的事,例如打别人、破坏玩具、把东西从三楼扔下来,当成人一旦关注到他,他就会停止这些行为。他不断地这样做的过程,就是在不断地吸引妈妈的注意力,让妈妈关注到他,看到他。
可是他的妈妈始终看不到他。每一次这样的时候,妈妈就会指责他。后来,老师对他的妈妈说,你只需要:关注到他。现在你走过去跟他说,妈妈陪着你,来做这些事情。当妈妈一旦关注到他,他就会变得柔软和顺从。而在这样的状态中,这个孩子的规则和界限也很难建立起来,当他的内在需求——渴望被关注和渴望被陪伴,没有获得满足时,他大部分注意力就会放在当前这部分需求上。因此,他能专注操作教具或者其他活动的时间很短,在这种状态下,他的专注力也是难以形成的。
后来老师与妈妈沟通的过程中发现,他的妈妈是一位全职妈妈,有很充足、非常多的时间,但是她每次陪伴孩子的时候,都不知道如何与孩子沟通,她也不知道如何去倾听孩子,她也不知道孩子的需求,她总是会把很多的时间放在她的家务事中,她能够关注到的是孩子的身体以及孩子所做的事情。比如说,当孩子走过去,情绪不好,对她发出一个信息,对她说:妈妈,我要去拿我的水壶。她就会把注意力放在水壶,而不是放在此刻孩子的情绪部分。
后来,老师告诉了她一些陪伴孩子的方法和什么是高质量陪伴,让她能够感受到孩子的需求,去关注到孩子的需求。比如说:当她下午来接孩子时,可以很主动地跟孩子去打招呼、拥抱、很愉悦地跟孩子说:妈妈来接你了,而不是非常被动。她的注意力,要把从对孩子事情上的注意拉回到对孩子的需求的关注上。后来,妈妈逐渐提高了自己陪伴的质量,全园的老师也会主动向他表达爱。一段时间后,孩子的改变非常大,他的注意力开始从寻求关注和爱转变为从事智力目标的活动,他开始和小朋友交朋友,开始和朋友分享玩具、食物,开始游戏,并且开始进入教室从事一些工作,专注力和持久工作的部分也比以前时间更长。
这个案例分享结束,让我触动最深的是:妈妈全职,有大把的时间跟孩子在一起,但妈妈只是关注孩子的身体以及孩子所做的事情,并不能看到孩子的真正需求,对爱和关注的需求。这样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太常见了,我小时候经常听到这样的问责:“你哭什么,有吃有穿,哪委屈到你了,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哭哭哭,就知道哭!”
如今,这样的指责似乎改变了一些,变成:“宝贝你怎么了,妈妈这不一直陪着你呢吗,你还想怎么样啊?你想让妈妈怎么办呢?”
可以看到,在我们小时候,物质生活条件都不是很好,因此父母认为基本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孩子就没有哭闹的理由,因此,我们都会更多地把养育等同于照顾好孩子的身体,吃好饭、穿整洁的衣服、身体健康不经常生病等似乎一直是我们养育孩子的主要工作。在那个时代,父母的控制欲比较强,不允许孩子通过“作”和“耍”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在长期的控制下,孩子不再将情绪向外发泄,转而寻求自我安慰。自我安慰包括吮吸手指、咬指甲、寻找安全依恋物等等,这些行为能够帮助孩子缓解焦虑。那么当我们看到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早已过了口的敏感期的孩子吮吸手指时,我们第一要做的就是关注到孩子的情绪状态,通过游戏力等方式和孩子建立亲密的连接,同时给予孩子很多的爱,让孩子确认环境是自由的、有爱的,从而把自己的情绪释放出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养育者已经隐隐有了一些意识,觉得只是在物质上满足孩子似乎并不能让孩子真正满足,但又不知道到底还需要怎样,于是只能在物质上加倍满足,给孩子提供丰盛的绘本、玩具、衣服、食物,把大把的精力花在淘宝购物和为孩子挑选适龄玩具和绘本当中,从而去填补那种我们看不见的,但总觉得我应该多给孩子一些什么的心理。
只有我们放下手机,全然地去关注到我们的孩子,才会发现,孩子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
讲到这里,我们看到了“问题儿童”身上更深层次的一些原因,那么我在这里总结一下:一个是父母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二是儿童正处于某些敏感期,需要自己重复去做这些事情;三是孩子一直试图通过作去寻求父母的关注。
看到了这些问题,也明白了这些问题是怎么回事,那怎么办呢?很多妈妈都会问,怎么办呢?
爱、自由、陪伴,是一个万能答案。
而高质量陪伴的核心是:通过积极倾听,游戏力等方式,看到孩子的需求,并且满足儿童的基本心理需求。
高质量陪伴,这需要我们设置专门的陪伴时间:每天抽出两个小时专门的陪伴时间,放下手机、放下头脑里的的各种限制性观念,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身上。我们有多少家长,陪伴孩子时,只是身体在陪伴孩子,一会拿出手机看一下,一会想到什么事情就要转身走开一下,这些时候,你的注意力去哪里了呢?你的心去哪里了呢?这样的状态怎样能看到孩子的真实状态和需求呢?只有身体与孩子坐在一起,这样的陪伴是无效的。我们设置专门的陪伴时间的目的,就是要把我们的注意力从工作、手机、购物中拉回来,有意识、有觉察地在这段时间里,让自己全然放松地陪伴孩子。
陪伴前进行一个小小的仪式,能够很好地转换我们的状态。比如把手机静音放在一边,关注下自己的迫切需求,喝水或者上卫生间;或者带上一些小工具带孩子到户外;或者铺上一张小毯子和孩子席地而坐,拿出孩子喜爱的绘本或者玩具;再或者玩水、洗澡、陪伴画画或者吃饭。在这样的时刻,你的眼里只有孩子,孩子在你的爱的灌注下从事着自己热爱的活动,这才是高质量陪伴的场景。
跟随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去陪伴孩子,孩子大部分的问题都会自然消失。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孩子之前长期处于被压抑被控制需求关注和爱的状态中,父母的态度突然转变,开始高质量陪伴时,孩子的问题会出现一个“反弹期”,在这个时期,孩子之前被压抑过的,被禁止的行为会加倍补偿回来。例如,刚才我们提到五六岁的孩子吮吸手指,那么当我们给予孩子关注时,孩子可能更加猛烈地吃手,并且发脾气、破坏规则等。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允许孩子更加疯狂的吃手,同时我们可以在家里为孩子提供安全的能够发泄情绪的情绪区,陪伴孩子在这里,让情绪尽情地流动出去。假如孩子需要我们时,我们只需要拥抱孩子,告诉孩子:“你看起来,很伤心、很难过、很悲伤,你想伤心就伤心吧,妈妈陪着你。妈妈爱你。”
用爱的方式高质量陪伴孩子,就是一个真实的你去陪伴你真实的孩子,通过积极倾听以及游戏力等方式去看到孩子的需求,设置专门的陪伴时间,全然地关注和投入到和孩子的互动中,满足孩子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