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聊天,小伙伴说这本书太深奥了,于是和她们分享读这本书的窍门——从第25页开始看。因为这页给了一个生动的案例,这个案例就像火锅的蘸料,就着它,能够将全书中的理论一一对照、理解,这些理论就像火锅中的食材了。
读进去后,第一到四章实际上在告诉我们,“目标”的丰富内涵。其实就是教学目标,也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就是我们“旅行”的目的地。照我的性子,特别想跳过1-8章这些打底的理论,直接到第9章——设计学习,因为如何设计教学,才是我最感兴趣的,也最贴近教学实际应用的。可是,我知道,这种行为无异于,吃到第9个包子饱了,于是想早知道就不吃前8个包子了。于是耐着性子,一点一点地地毯式阅读理论。——让我们就着25页的这个案例,将1-4章的要点稍微理一下:
1.长期的迁移目标(迁移: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及理解,完成新的任务)
2.重要理解方面的意义(如何建构理解的6个方面)
3.学生将持续思考哪些主要问题
4.将获得哪些知识和技能
5.单元目标制定的依据——学科素养和课程标准 第一章总体介绍了“逆向设计”的三个阶段,并用一个3页的“营养案例”给读者以启示;
第二章为理解“理解”,告诉我们,作为我们常常写在教学目标中的“理解”一词,与“知道”有6个方面的区别。读到这里,作者借用了布鲁姆的话:理解是通过有效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来明智、恰当地整理事实和技巧的能力。不明白的是,作者的“理解”,是不是包含了布鲁姆目标分类中的“应用、综合”等一些列高级别的目标?这里的理解和布鲁姆的目标分类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作者在第二章重点强调了理解的两个方面——迁移性和学生的误解。
对我触动最大的是作者列举的一些典型的学生误解:
1.误解对于教师来说非常有价值,而不仅仅是一个需要纠正的错误。它意味着一种尝试性的、看似有道理但是并不成功的知识迁移。应对这类问题的挑战在于既要鼓励这种尝试,又不能强化错误或者抑制学生未来对迁移的尝试。作者警告教师们——一定要看到学生误解的价值,也许这底下蕴含着并非显而易见的大概念。请不要陷入专家盲点——“这么容易的你们都不理解”。他劝诫老师:花时间想一想,对于初学者来说有哪些内容不是显而易见的?什么是我认为理所当然但容易引起误解的?为什么学生会得出那样的结论?
2.典型的数学误解:平均数这个概念对于所有年龄段的学生,乃至接受过多年正规教育的学生来讲都是很难理解的……过早地讲解与实际语境脱离的计算平均数运算法则会阻碍学生理解“平均”的含义.
当两数相乘时结果变大。乘法并非是对加法的重复。小数相乘有时会使结果变小,相除有时会使结果变大。为什么会这样?学生经常将小数和分数看作是独立的数字系统(这句话什么意思?)正确的理解是将它们看作是表示“相同”数量的替代方式。这个本学期正好会学到小数的乘除法,乘大于1的小数,会结果变大;乘纯小数,会结果变小……教材上使用的方法是举一些例子,学生算过几个结果后,就要求他们得出结论,然后在今后的无数次做题中去应用结论。我想,这是“实证”的方法,学生估计并未“理解”这背后的“大概念”。如何能够让学生理解5×0.1<5?理解成5个0.1相加。那么5.1×0.1<5.1呢?怎么理解?
负数和虚数是不真实的。负数、虚数与其他常规数字一样真实,它们的存在是算数和代数法则的对称性和连续性所必须的。
第三章《明确目标》,告诉我们,教学目标包括国家课程标准(长期的)要优先考虑,为具体课程和单元的短期目标提供了基本依据。作者认为,应充分强调长期目标的优先次序的重要性。只有对学习最终目标优先次序形成一致意见后,我们才能够对要教什么、不教什么、重点是什么和需要弱化的是什么作出合理的判断。这些是我在教学实践中不会判断的。除了目标,作者还介绍了“基本问题”、知识、技能,标准制定的问题,解析标准。幸运的是,作者在第70页列举了一个数学如何解析标准(我理解的是课程标准中的一个大目标)的例子。这个例子也启发了我对一个单元的大概念和表现性任务的思考。后面,作者花了重头笔墨讲解了什么是真正的大概念和核心任务。不惜举了很多例子,也让我从遥远的模糊感知,变成若隐若现的感知。总之,还是让困惑飞一会儿,等真正设计教学案例时,探索的过程中,会越来越清晰……
第四章采用略读的方法,了解“理解的六侧面”:解释——阐明——应用——洞见——深入——自知。之所以略读,是因为能够先模糊感知理解的侧面,已经足够支持继续向下一章进发,节约时间和精力。好了,一到四章的读后感就总结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