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庆节,三天后是中秋节。双节同在一个长假里,一共8天,好长的假。
现在,我手机里放着音乐软件专为我推荐的歌,一首首都还算是我喜欢的风格。半躺在床上用手机敲字。晴和妹妹在做中秋小报,投入认真,享受其中。老公在另一个房间和家人聊天。一屋子过节的和谐。
结婚十几年,我还是不习惯跟他家人凑在一屋聊天,感觉插不进嘴。好在有自己的一个房间,可以舒服地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安全、稳妥。
(以上是国庆节那天写下的,放在那里待续。以下是长假结束后的清晨,一早醒了躺在自己家的床上,用手机敲字。)
每个三天以上(含三天)的节假日我们都会赶回婆婆家,这已经是个潜规则。尽管老公远在青海,他也会千里迢迢先回石家庄,再一起回去过节。
我爸妈都不在了之后,每个节日我几乎别无选择,只能跟着老公和孩子来这里。虽然公婆人很好,虽然这里是老公的故乡,但我就是缺乏认同感。在这里过节,就算没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我也一直有种漂泊感。多住几天,我就格外想自己的家,还有那个几十公里外自己长大的小院子。
这种感觉老公不会明白,他只是贪婪地享受在故乡的自在,在父母身边的慵懒,还有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圆满。我尽力配合着他,甚至鼓励过他,有空了多回家陪陪老人,别等老人都不在了再遗憾。
而我自己有什么遗憾呢?不就是父母都不在了吗?老公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吧。我没了父母他也没办法,谁都没办法。他把自己的老人分享给我,把他的老家分享给我,我还有什么不满意,不知足?
是呢,我不应该有什么不满意,我应该庆幸还有这样一个家。可是,每逢过节都要回这里来我就是有点不满意不知足。
八天的假期,有一天回了我姥姥家,老公孩子陪着我。他们也需要忍耐吧,就跟我回婆婆家需要忍耐一样。还有一天去看我姐姐,虽然他们不需要忍耐,但是老公还是说够忙活的。
我需要这样的忙活来弥补一些自己的遗憾。这遗憾是一个没有父母没有了娘家,老公又远在千里之外的女人过节时一点小小的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