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解忧杂货店》到《神探伽利略》到《白夜行》再到这本《流星之绊》我竟在“探索”东野的这条路上一发而不可收拾。在读这一本开头部分时,我其实有点崩溃了,边看边自语,在写这些作品时,东野心理如何不知,但我内心已经阴暗的需要看心理医生了(可能有被迫害妄想症)。但还是战胜不了自己的好奇心,读到后面,我突然从东野这么多作品中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
对,就是家庭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到底有多重要。而缺失家庭——这个孩子一生中的第一所学校,将对他们的一生意味着什么?
关于本书
读小学的三兄妹偷偷去看流星雨,半夜回家却发现父母倒在血泊中,一个陌生男人从后门跑出,消失不见。
三兄妹的人生轨迹从这一刻起彻底改变。案子始终未破,逐渐被人忘记。年幼的他们无家可归,来到孤儿院,相依为命,日子过得艰难又温暖。他们一天天长大,心中一直忘不了看流星的那个晚上。
十四年过去,案子的追诉到期的日子越来越近,三兄妹无意间发现了命案当晚看到的那个人。
一场流星雨过后,之前幸福的五口之家以倒在血泊中的父母划上了省略号。从此之后他们是相依为命的三兄妹,是一心寻找证据为父母报仇的儿女,在受骗后,更是以其人之道还之,合作默契,表演精湛的合作伙伴。从五十万到一千万他们一路顺风好像天赋异禀。直到在被骗人中发现当年案发现场的“嫌疑人”。就在我为他们的未来担心时,(因为,东野的作品中正义会迟到,但终不会缺席。)生命的绳子却突然将他们扯向正轨。一切都在浮出水面,原来扮演了十四年正义之使的警察就是凶手,就像三兄妹误入歧途是被逼的一样,这位“正义之士”也是迫不得已。
世界上,除了变态心理者和精神病人,其它一切的犯罪应该都有自己的迫不得已,但恰恰是除了精神病人,其它一切的迫不得已都要为其负责。
最后,真正的凶手以自杀的方式求的谅解,兄妹三人将被骗钱财还于主人后两位哥哥自首,在求得被骗者原谅后,妹妹也许是找到了那位合适的人选。
他们的命运,就像他们自己所说:我们也像流星一样,毫无目标地飞逝而去,也不知在何处燃烧殆尽。不过,我们三人是紧密相连的。不论何时,都会有一根纽带将我们拴在一起。所以,什么都不用怕。
这样的结局,相对于剑拔弩张的血腥来说,还算是温暖。毕竟,正义未缺席,人性还是善良,宽恕的。
关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这已经是我写的第二篇关于家庭教育重要性的文章了,那是因为不仅是东野的作品,现实生活中,每个孩子的行为习惯及后天性格的养成,潜意识里都在告诉我们他/她有一个怎么的父母及家庭。
如果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家庭就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十月怀胎,瓜熟蒂落,牙牙学语,三岁幼儿园,七岁小学。在这个过程中,父母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孩子择好的学校,好的老师,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更是各种补习班各种报。但是,作为父母的却从来不曾正视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有多重要。
好的学校有了,老师有了,过马路时,孩子说:“红灯停,绿灯行”因为这是老师教的,而你却带着孩子一再的闯红灯,而且找各种理由搪塞孩子。老师在学校教育孩子要做个干净整洁的好孩子,而你却把家搞的跟遭了世界大战一样,如何让还在形成认知期的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养成良好的习惯?
而东野的作品却一再的通过各种悬而未解,一拖再拖的犯罪案件在告诉我们,父母及家庭的重要性。也许有人认为拿犯罪案件和这种小习惯比较太小题大做了,但在家里父母的思想理念,行为习惯,及平常对孩子教育方式都直接影响孩子的认知力和价值观念的养成,而家庭的缺失对孩子更会造成无法预知的危险。所以,与其将目光放在择校择老师上,先检视自己,上好给孩子的第一堂课,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最后,一位良苦用心的老师,一位“深谋远虑”的作家——东野圭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