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前两天和朋友闲聊说到的一个话题。
很多时候,走过名牌店,瞄瞄奢品馆,那价码牌上的数字都够倒推着数上两秒钟,再狠狠看两眼陈列窗里的商品,甩头朝前走。
其实心里感叹价码高的同时,对于商品的品质——无论设计,做工,材质都还是肯定的。只是价钱太贵。感觉用“贵”不太确切,应该用“高”字。
以我个人感受和理解,“贵”,是针对于价高于物值时使用的形容词(价格虚高),而“高”是形容一个物本身价值高,并对应高价,是物有所值的。
所以感觉问题表述应改为:不是东西价格高,而是你买不起。
市场上有高中低价位的各种货品,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消费水平在各价位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购买。
很多商家会打出广告,鼓励说“XX,要对自己好一点”。好是没错,但是在自己经济能力范围内的好,也是自我欢喜,自我适用的一种好。而不是受广告影响,一味地跟风。
面对高价商品,也不用因为自己的钱包不够饱满而有自卑感。
在自己有限的财力范围内,追求自己想要的;努力而踏实,一步步前行;待达到高价商品的购买力时,觉得原来的高价也并不那么高了;但到那时可能并不想买它,只因为不是自己真正需要和想要的。
总觉得人们对奢侈品的追求也有某种心理因素作祟:越是超出能力范围的,就越吸引人,越想要去得到而证明自己,哪怕并不是自己真正负担得起的。
但其实,是否拥有并不表示拥有的能力。
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享受和珍惜自己拥有的,并不断努力提高让自己可以拥有更好的能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