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璐,《什么是好的语文教育》
作文这种技术化、机械化的风气还在课文学习上发生。
美文鉴赏变成冷冰冰的技术分析,甚至是考试技巧应对;学习古文,就一个字一个字掰碎了讲,课文还没读出感觉,就要总结思想,分析形象。
语文的边缘模糊,这是它综合性和基础性的特点。
要想不被人工智能取代,需要精妙又复杂的脑力,理解幽微人性,能体察到语言留白处的情感,或者直觉敏锐。
浸润式学习
杨璐,《语文是什么》
为了符合这些标准,学生们要背诵万能素材,不断练习好词好句的拆解和组合,反复做写作训练。这些“好词好句”的普及程度甚至成为了学生们看待一篇好文章的标准。
这样的风格从小学写到高中,越是说自己擅长写作的学生,这个模式就掌握得越好。
作为学习水平综合呈现的作文,不能简单拆解成套路。
语文的吊诡之处在于,这种以应试为核心的教育方式,其实也没有很好的达到提分的目的。
语文的趋中率高,选拔功能就弱。...导致语文课有“鸡肋”的嫌疑。
语言是一种元能力,即便我们会讲,还要通过不断的操练来完善它,因为它是洞察人性天性之窗。
隐喻不能只理解成文学修辞,它是开启人类思想和语言的钥匙。
不是完全不要语法修辞知识,而是要求随文学习,把语感培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好了,对其他学科也有促进作用。
竞技化的应试教育
母语学习包容度大,“语文核心素养”听起来很全面,但给人感觉没有抓手。其实,千头万绪最后抽象成两个思维动作:检索和加工。
检索能力的培养,要靠大量阅读。阅读有太多高尚的意义。
温儒敏:“教育的两极分化,简单讲就是从小玩手机游戏和从小养成读书习惯,是这两类人的分化。”
阅读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可只喊口号没办法落地。
对于大多数不读中文系也不从事内容创作的人来讲,高考作文就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篇文章之一。
高考作文多年来其实就是要求考生得对自己的生活敏感,有思考,从自己的生活出发才有个性化文章,才能打动阅卷老师。自己的生活如何能写进各式各样的题目里,这考查的是考生的联想和想象力,不是机械背诵的记忆力。2019年课标一卷考的是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这明明要求写自己的生活,结果考生可能生活里没有劳动过,没感受。他们写出的作文大量跑题,写他们背过的素材,袁隆平景海鹏等,像在写感动中国的人物。
(不巧的是,我恰好是2019年课标一卷的考生,关于这篇文章深有感触,因为其是我所得过的作文成绩最高的一篇文章,高达55分上下。批判归批判,个体还是得屈服于现实的安排,老老实实按照模式与规范来写,“不逾矩”,就对了。我记得我在这篇文章中书写得其实极为恢弘庞大,充斥着修饰华美的排比,富有劳动精神的小众人民(既要写科学家,边域卫士等,也要写微观的外卖小哥等人物!)尽管显存体制中尚且存有诸多不足,我们也绝对不被允许公然违抗,强硬示威。应试教育多了的后果之一,就是所有学子被磨平了所有的棱角,像温室大棚种菜一般无差别、同质化,廉价。)
书院试点项目主观教室潘逸飞,现在以项目制学习的方法带领学生做非虚构表达。这看起来是记者的领域,高中生能做的事情很有限。潘逸飞教的是让学生们像记者对待社会问题一眼敏感地观察和判断自己的生活。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评论业界导师曹林在其著作《时评写作十六讲》中提到,记者的职业资本“一是快速流畅的写作,无需太多酝酿的写作能力,写得快又写得好;一是敏锐开放的思维,思想结构上有一个宽厚的金字塔基,知识视野开阔,没有被某个单一的学科视角固化思维,能在丰富的人文社科资源中汲取知识能量,从而形成报道和评论复杂事实所需要的客观视角和人文触角。”
而这种清晰的逻辑表达能力,并不是唯有记者才具有的职业红利。事实上,每个人天生就是一个评论员,演说家,哲学家。而这些都是需要我们通过后天不断学习训练方能够获得的能力与职业优势。
我个人并不太赞同“像记者一样写作”的说法。我认为更根本的是将逻辑学纳入学习范畴之内,从根本上提升个体的逻辑思维能力。)
有同学分享说,他理解到写文章时需要降低自己的存在感,我们只是一个观察者,没有参与这个故事,不要加入过多的主观判断。作者要客观。冷静、平和。
项目中的自由书写为学生们建立了一个非常安全的环境。
他们可以用这种方式写没人分享的内容,写真正想说的话。
(也是我写简书的原因。你看我都没什么浏览量对不对?我写给自己看的。)
连中国:“大家都理解学外语有语言环境学得好,语文也需要。”
陈宝贵:“还有一个孩子,去年考试不理想,家长问我的意见要不要复读。我沟通了一下,发现这孩子除了教材,并不爱读书。我就觉得算了,他内在的东西太少了,没有后劲。”
丘濂,《高中语文:能否超越高考?》
文科实验班的存在就好像沙漠中的一块绿洲。
“圆”命题作文→《一孔之窥》)它让我开始琢磨应该把想象力用于叙事的“正道”,要放弃虚情假意的编造。
我们倾向于用开放、自由、包容、多元、思辨、跨媒介等词语形容对当年语文课的印象。当课堂上那些具体课文的字词句已经淡忘,这些对我们的思维和认知仍旧有着启迪。
(《如何阅读?》)作为输入和输出的两端,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习活动的核心。阅读又是写作的前提。
古人强调的“以读代写”,阅读提供的是知识积累和表达动机。你不知道写什么,在阅读中就能够发现问题,从而有写作欲望。
要知道有一个优秀的群体,才会在高考这种偶然性的时刻。出现满分作文的个人。
刘丹妮吧高中三年里的文章训练分为创意类和应试类两种。
在刘丹妮看来,16岁到18岁之间是感性减退与理性上升的年纪,能把记叙文写好是要有一点儿文学天赋的。...假如孩子在这方面展现了灵性,是需要格外去呵护的。呵护灵性,不知对记叙文创作产生积极影响,也会对议论性文本的创作能力进行提升。
她极力反对“宿构”,也就是不论什么题目,都把事前准备好的素材填入其中。“这样学生一看到作文题,就会放弃对他做思考,变成了怎么去用已有材料牵强地和题目产生勾连。我对每位同学写过什么都很熟悉,要求他们一定不要去重复自己。”
思维水平提升后,作文的品质自然提升。
需要分析材料来产生观点
风险更大的记叙文写作
“我培养了他们进入这个世界的兴趣和方法,这就已经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