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每一个人都特别希望去看一看莫高窟。在我很久很久以前就希望可以去看看。今年暑假,如常所愿,现在想写出来。写的可能实在拙劣,但对自己是一种交代,对看过文章的人可能是一种视角,即使有些呆笨。
仍然记得大学时读《文化苦旅》时的情形。那时候会痛心于王圆箓道士的愚蠢,痛心于清政府的无能。大约对于莫高窟的内容是知晓甚少的。去之前,已经看过纪录片《河西走廊》了,对于历史严重不足的我略略懂得敦煌的重要。去之前看了两遍《中国通史》里关于敦煌的部分。从历史文化上有了多一点的理解。再有就是再次看了《文化苦旅》。
备好了精神上的准备就出发了。这次我们是从济南飞机至兰州,然后️又卧铺到的敦煌。莫高窟的门票是提前预定好的。分abc类门票,a类看的洞窟最多。淡季可以看12个洞窟,不需要预约。旺季需要提前一个月预定,只能看9个洞窟。
换票之后,先排队看两个小电影。对于历史文化的这种等待,就像拜佛之前的沐浴更衣一样让人更心生敬畏。因为涉及版权不能拍照,大家都非常认真的在看。第一个电影是关于莫高窟的起源历史。第二个是环球的大影像,能旋转,能充分看见里面的部分洞窟,并做了关于演变关于内涵等的讲解。
下面就是坐大约二十分钟的车到真实的莫高窟了。一路仍然是戈壁滩,虽然有些许绿意。先映入眼帘的其实是不作为参观内容,年代久远的一些小的石窟。然后,下车,排队,每种票排队的地方是不同的。路边有好多白杨树,还有新疆杨,还有一些非常漂亮的绿植。
所有等待都是孕育!在我想象,莫高窟历史那么悠久,应该是一个个没有门的破旧的没有门的石窟。见到时还是惊异于她的规整。后来知道是无数人的努力,才有了现在的样子,比如建国后周总理拨款,比如张大千等先生的绘画,等等。终于一个漂亮的小姐姐给我们发了一个戴在耳朵的讲解器。柔软的声音,丰富的内容,耐心的讲解!其实我知道即使看过之后也是半知不解似乎。根据顶的形状是可以区分年代的;各个年代的壁画特点是不同的;清代就对很多雕塑有过修复,只是颜色一点也不流畅自然;那时只有莫高窟是随意供奉的,而不是官员的专属;里面有什么喇叭裤,什么星座图,哈哈。
要说印象最深的大约就是17号洞窟了,因为王道士,也因为文物的丢失。王道士应该也是一个爱国的人,一个传统的文人,一个有些天真的文人,一个也感到痛心的人。不然他不会自己出资来清除洞窟的积沙。他也做了努力,告诉当时的政府,不成后仍然做了努力。当时清政府就是那样的无能,他一个文弱书生,怎能力挽狂澜。所以,对他我多了一些歉意和很多的理解。写到这的时候,眼里是有泪花的。就像这次出来玩,看见很多的历史文物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损而心痛。知晓历史会更好的爱惜现有的生活,不是吗?
关于石窟内的文化我才疏学浅,百度比我全面详尽的多。意犹未尽时,便看完了,或者说听完了。然后是关于莫高窟所带来的文化的展馆,佛教的,服饰的,生活的等等。对于我这样的粗鄙之人,经过那些分析,似乎拨开了一点点云雾。
不知道有生之年还能不能再次来莫高窟,但我知道,她对我影响会是终生的,永远保持对她的谦卑和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