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散文随笔集,作者林少华。很多人知道他想必也是因为他翻译了很多村上春树的作品。三十多年前,30多岁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经过林少华的翻译走进了国人的读书书目,后来村上火了,无形中也给林少华的名声做了加持,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个在大学里教书的教书匠。不过我仍然不太知道他,好像听说过名字,却没有读过他的作品,包括他翻译的村上春树的作品。
在这本书里,没有悲叹人之垂垂老矣的伤感,而是用随笔集子把一路走过的岁月,所累积的成就和快乐,用"来不及"去思量年龄的界限,从未去关注自己已经到了退休的门槛,告老还乡的境遇。
这本书以最美的文笔告诉了我,慢,是一种美学;知道了什么叫“乐活阅读”。
“都说村上文字的主题是孤独。其实,世界上最孤独最孤独的,莫过于一个老男人深更半夜独自躲在卫生间里对着镜子染头发。”这句话真的是深深的刺进心里。想着前几天,我到卫生间,一不小心瞥到镜子里的自己,突然发现头部两侧多了许多的白发,莫名的心里产生恐慌。
这一刻我知道,平时可以随随便便开玩笑说出来的那个“老”字,再也不能轻易地说出口了。以前随便开玩笑那是因为知道自己并不老,而且感觉也不怕老,而现在真切的感觉到了,岁月哪能放过谁。
但是如果一个人能活出社会永远需要他,他自身永远充满激情,这样的人怎么知道老呢?比起我们生活中,一天到晚用羊胎素,用化妆品来掩盖虚伪的年龄,来展现短暂的表面浮光,只能暴露内心极度的惶恐不安。是啊!一不小心就老了,只有永远追求内在的精神家园,由内散发出来的光彩,这样的人生才真正不惧老的悲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