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喜欢郭德纲和于谦的相声,轻松愉快并且能令人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智慧的火花。
而这一次,于谦老师携《老师•好》如同一阵清风抚过我的心头。于是,又在这份喜爱里火中浇油,锦上添花。
由于身体原因,我还没有看到这部影片,但通过简介和影评已经深有感触,甚至泣下无声。
是的,我是一名教师。一个特别不愿意在学校之外承认自己的职业,不愿意正面“老师”这个称呼,不想让人知道自己是个老师的老师。
我进驻简书两个多月了,因为卧病请假远离校园生活,也因为这种忐忑的小心思,我一般不愿涉及自身职业的内容。
即使写一点关于教育的内容也有意把自己妆扮成一位家长,对自己的职业总是含含糊糊、遮遮掩掩。
其根源在于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过度拔高,尤其是在生活中根本无法做到。当然也有自己对这个职业的误读,觉得自卑,无法挺直腰杆。
我曾经在不同的场合讲,当老师的悲哀有二。其一是自身价值不由自身努力获得,老师怎么样要看学生成绩好不好,而学生成绩的决定因素是繁复而多变的。
其二就是喜怒哀乐身不由己,一言一行得对学生负责,高兴或愤怒深受学生牵制,担忧和企盼均由学生引发,而学生的表现犹如六月的天气是忽左忽右不稳定的。
而家长与教师的相互不理解和不信任,更是让我惴惴不安、患得患失,乃至于悲从中来。
曾经听到过一位以前的学生家长讲,这个老师挺认真挺负责,就是请了一个礼拜假把我们孩子耽搁了。
这位家长是在接孩子时对其他家长说的,而我当时正好从她身边路过,我心里就是一阵战栗,我请假是因为母亲的冠心病,而我的胆囊息肉还在拖着啊!
当然也有一些喜悦。去年六月,我因双侧股骨头坏死入院手术。我的学生利用体育课拍了视频,为我鼓劲加油,给我力量和祝福,让我热泪盈眶。
我的病房总会有历届学生来看望,他们送的鲜花一直是我灰暗世界里最明艳的光芒,他们亲切的问候更是我虚弱躯体里最强大的力量。
然而也有莫大的遗憾。生病前所带的班是我班主任生涯中带出的最好的班级,团结而有温情,积极上进而不乏温暖温馨,师生同心,乐观阳光。
我们把班级经营成了大家庭,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课余生活丰富多彩,眼界胸怀开阔宽广。
我们会排练课本剧,能演英语小品,把手抄报办成系列,把班会开成音乐会,开成回味无穷、乐趣多多的品鉴会。
同学们会自主管理,会自觉塑造自我和集体,会记得我们一起制定的目标:塑造最好的自我!
他们会迅速忘记老师的严厉和苛刻,会不断地体谅老师的难处和不易,会为了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表扬去拼命改变自己。
然而,这些都因为我的病而远去了。从此,我再无弟子,虽然非我所愿,但在我实为遗憾。
原本想要把这一届送出去,落个圆圆满满,谁知却天意难违、造化弄人,只好唏嘘一番,祝愿孩子们高考顺利吧!
正怀着复杂而微妙的心态,犹豫徘徊。《老师•好》让我看到了老师的坚持和小气,看到了老师的正义和顽固,看到了老师的付出和死板。
苗老师是个人,是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是一个有优点有缺点的普通人,不再是神圣的灵魂工程师,不再是光辉的园丁。
我想,这才是我心目中的老师,是真正的存在于生活中的鲜活生命,而不是被捧上圣坛不敢做自己,不能做自己,失去了自我的虚伪灵魂。
我认可他,崇敬他!因为他的正直,因为他的坚定,因为他的真实,因为他的良知,因为他的不逃避和不退缩。
其实,教育的过程和成长的过程同宗同源,本就应该是斗争的过程。坚决的斗争,间歇的斗争,临时起意的斗争,蓄谋已久的斗争。
斗争的过程又有无数种冲突,那恨铁不成钢的信念,那逆反张狂的青春,那不动声色的坚忍,那口不择言的反抗,那顽固不化的守护,那急不可耐的冲动。
这些才是脱去了浮华,远离了争执的最纯天然和最本真的教育与成长。这里没有投诉,没有放弃,不关涉媒体,不涉及没完没了的批判。
实际上,以批判的目光看待任何职业,任何人都是可怕的,或者是没有实际意义的,甚至让批判者用同样的目光审视自己,都会无法面对。
苗老师给我上了一课,一堂关于如何挺起胸膛、抬起头来做老师的课。他告诉我,只要对得起良心,只要为学生好,我们就可以大声地告诉世界:我是老师!2019.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