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的时候看了《摆渡人》,那场人很多,只有第一排空了几个位置。身旁是三个三十岁上下的女人。
刚刚看了下这部电影的豆瓣评分,只有两星多一点,多数人给一星,并且表示向《长城》道歉。但个人感觉这部电影没有那么差,且算得上一部还不错的贺岁片。
电影开头极尽描绘了这座城市夜生活的丰富,不甘受寂寞的人不想回家,于是流连与夜夜笙箫之中。
“摆渡人”酒吧是上海许多酒吧中的一间,但与其它酒吧不同的是,它算是酒吧界的一个传说。
“摆渡人”酒吧的老板陈末,是一个摆渡人。所谓“摆渡人”就是帮助那些失恋或失业的人早些摆脱痛苦。城市里需要帮助的人还不少,外表不羁桀骜的黑道老大的女儿因被恋人抛弃而封闭自己;胖姑娘结婚当天被新郎放鸽子,把自己关在车里不愿出来,这些都是“摆渡人”需要摆渡的对象。
小玉为了摆渡自己的偶像马力,跟着陈末学习“摆渡”之法。
陈末告诉小玉“摆渡”分为四个阶段:“我来了”、“我累了”、“我好了”、“我走了”。无数顾客带着疲惫伤痛来到这里,放下过去再各奔前程。
马力是谁呢?他是一名歌手。小玉还在上小学的时候认识了他,就迷恋上他一发不可收拾。长大之后,小玉做了电台的主持人,最喜欢给听众讲述马力的故事。“今天是马力的生日”,“今天马力出新歌了”。消息细琐,无微不至。
“岁月是把杀猪刀”,昔日英俊帅气的马力如今变成了潦倒窘迫的歌手。相恋六年的未婚妻跟朋友走了,财产一样没留下。马力找到小玉借住几天。
小玉崇拜马力,疯狂执着的崇拜马力,程度已经到了喜欢。所以她不能看着马力这样堕落下去。
天上一轮圆月,地上一轮备胎。
陈末是这样评价小玉的。比如,马力在椅子上睡着了。小玉想抱他一下,但是小玉不敢,她只敢伸出手拥抱他的影子。在他最潦倒落魄的时候,小玉还是把他当做神一样的崇拜,以及只敢埋藏在心底的喜欢。
酒吧里另一个股东是管春。别看管春现在只是一个普通的酒吧老板,但十年前他可是当地有名的“拳皇”。
管春和毛毛再会的场景充满了严肃的搞笑气息,毛弟一句:“这个人有病吧”可以完整概况。毛毛的家族事业也是充满着上世纪黑帮电影的元素,还有日本黑道的气息。
毛毛和管春的故事,观众看来是欢乐多余难过。
最后是陈末自己的故事。这个故事应该是三个故事中刻意痕迹最多的故事了。
硬要相爱的人分开,才能让观众流泪感动,在一起幸福快乐的生活下去怎么会成为一个有故事有沉淀的老板呢?所以深爱的人要死,男人心里才会有悲痛,才会有不能提起的往事。
但世界上哪有这么多发生在恰到好处的悲剧,多的是求不得的不甘,求得之后的不珍惜。“山无陵天地合”的誓言敌不过柴米油盐的琐碎,你没来的时候心里有一块是空的,你来了之后又怀念曾经的自由。
艺术手法就是让美丽的故事接近现实之前以另一种方式先结束,所以观众不会在故事里闻到昨天晚饭吃的葱油饼味。
电影快到结尾的时候,身旁的女人接到了丈夫打来的电话,催促她回家。女人跟身旁的友人解释道别,起身离开了座位。
现实的情况是家庭会占用女人大多数精力与时间,甚至完整看完一部电影也不行。
由爱生痴由痴生怨,红尘里的情事多是如此。
过去的爱情就像冰块,晶莹剔透,握在手里,凉在心里,握得越紧,化得越快。
执着有的时候也是好事,譬如故事之外的人总是太容易放弃,一个不行换一个,寻寻觅觅,遇见与分离都太轻易,以为遇不到那个恰到好处的人。
其实恰到好处的人哪里那么容易遇到呢,更多的是任凭时间去打磨成刚刚好的模样。
电影剧情有的地方比较生硬,好的故事看不到讲故事人的身影。但那都是很难得的,偶然而得之。
反正我觉得电影票值了——毕竟马力年轻时那么英俊。
杜鹃面瘫禁欲性冷淡,但还真挺美。那种不同于小花们如牡丹芍药一眼就看完的瑰丽,她的美是那种镇定又不屑于张扬的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