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这些人那些事》最后一辑,这些人,那些事。每次阅读这本书的小故事,似乎都用尽所有地温柔去感受这些人的这些事,因为这些故事那么真,又那么近,脑海里总会浮现好朋友一幕幕的场景。
那时候她大概11岁,是班里最小的女孩,她母亲是学校的老师。而他,总坐在她的后桌。小孩之间都喜欢打闹、嬉戏。那时候,似乎班里孩子都明白,两个人打闹得越厉害,肯定相互间好感就越强。她和他也经常嬉戏,只是不知道怎么的,她总觉得,每次和他嬉闹的时候,总是被他嫌弃,是不是自己很讨厌。
那天跟平常一样,下课老师把讲完的作业本发下去,女孩的作业本刚放在桌面,就被男孩抢走了,这是他们两经常玩的小游戏,只是不知道怎么回事,最近一段时间,男孩似乎更喜欢和前面另一个小女孩嬉闹,不再理她了,更难过的是,作业本被他们两人嬉闹时被撕坏了。
一直到放学,女孩都一直在哭。在学校当老师的妈妈过来接她的时候,她在座位上趴着头,不停地抽泣。孩子们都告诉她妈妈,是因为男孩把她作业本撕坏了,她哭得很伤心。后来是,女孩的妈妈和男孩之间,有了一段很长的对话。
那天以后,第二天,班里重新分组,男孩和女孩不再是前后桌了,他们分到不同的小组,女孩知道他们之间隔着很远很远。她几乎没有任何机会再和他搭话了。课间,她只能安静地在座位看书,不会再和男孩嬉笑打闹了,因为男孩子喜欢跟坏她作业本的女孩子,大家都这么说。
就这样,小学很快结束了,男孩和女孩都顺利地升上同一个初中。初中以后,女孩的成绩很好,她也很努力,她似乎都不再和以前的同学一起玩了,周末同学邀约,她都说,自己要在家学习,而事实上,她真的很努力地学习。初中三年,成绩一直都是全年级第一,在中考时她选择报考市里最好的高中。填写志愿的时候,大家都在讨论,后来她听说,隔壁班的男孩,也报考了和她一样的高中。
录取通知出来,女孩被顺利录取,全家人都非常地高兴,女孩父亲要宴请孩子的老师们表示感谢,在饭桌间隙,班主任不经意谈起,没想到今年自己教的两个不能,竟然就有6个考上市的重点中学,这是破十年新高。母亲听到考上的名单,似乎有男孩的名字,不确定地问她“这个男孩,是不是小学撕坏你作业本,让你哭了整整一夜的那个男孩”。她点了点头。
高中在市里,距离家很远,所以女孩上高中后,只能寒暑假才放假。因为外出求学,当初一同考上市高中的6个孩子,经常约在一起,放假时一起约好坐车回到县城的家,开学时约好一起坐车回市里的学校。男孩和女孩,似乎唯一的交集,就是每逢假期的坐车旅程。自从小孩作业本撕坏后,他们一直没有再认真地聊过天了。
高考后的假期,突然间母亲回家告诉她,“男孩考上了外省一所学校,考得也很不错”,女孩听着,没有说话。大学毕业后,女孩顺利地毕业、就职、工作。男孩选择了家乡县城工作。依然是假期,回家,母亲和她谈话家常的时候说“男孩回到县城工作,前几天逛超市,被男孩认出来,和我打招呼,说在我们县XX银行工作。这小男孩,竟然一下子长为帅气小伙子,他还问你了”。女孩听着,听入神了。
那年女孩结婚,生孩子,一个大男孩,带着孩子和家探望母亲。一天母亲买菜回来,一进门就告诉女孩,说今天有遇见男孩了,“早上去银行办事,男孩现在是副行长了,见到她也不让她排队,全部帮她搞定这些银行业务,从来去银行都没有那么快速过。男孩也结婚了,和你们以前初中的一个同学,现在妻子也怀孕了”。母亲还告诉她,她经常会遇见男孩,每次男孩都主动跟她聊天,说说自己的现状,也会问起你,问你的现状,他好像特别关心你,又说你们从来没有联系。
女孩终于开口了,问母亲,当时自己的作业本被撕坏后,母亲和男孩对话,到底聊了什么。母亲告诉她,男孩说“你是一辈子他的好朋友,她希望你开心,可是总让你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