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读后感
内容概要:
经典摘录:
1.断舍离的任务就是,取回以往所有被浪费掉的这一切。
2.留下物品前先思考“我要不要用,而非能不能用”。
3.先诊断出物品从你身上掠走了多少能量,然后通过筛选物品的行动,实现自我完善,这就是断舍离的精髓。
4.了解自己,放下过去的自己,就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5.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够强大。能够放开执念,人才能更有自信。
6.从加法生活转向减法生活很重要,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可以说,断舍离就是一种动禅。
读后感想:
在整理中修习“放下执念得自在”
老祖宗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有舍有得、有舍才会有得。在断舍离的概念中,作者一再强调“新陈代谢”和“出”的智慧。无论是有意的买入具体,还是被汹涌澎湃的信息流淹没,如果没有对应的出,我们的生活空间和心灵空间都会被占满。
堆积如山却被忘却的物品,占据着花了几十万、上百万买来的房子。它们不仅占用了价值不菲的空间,也破坏了居家环境的美感,购买时花费的时间、金钱、美好期望也都全部浪费掉了。因为一直被忘却,物品上黏着了大量“惰性”能量。它让我们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我们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分辨、处理信息洪流,这让人们心神不宁、极度焦虑。如若空间闭塞、能量不流通,人们很容易就没有了精气神。
计算机的缓存太多,就会运行缓慢。人的大脑也是一样的,我们需要从海量信息中选择我们需要的,本身就非常耗费精力。如果,又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自然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决定了。你要用心去做断舍离,层层筛选,直到明白自己真正的需要。放下执念,才能找到自我。舍了废弃的,得到应得的。
断舍离,要我们以空间来考虑物品的取舍
——为了让这个空间保持整洁美观,我需要留下什么?舍掉什么?关于美的标准,作者有提出7.5.1的小技巧。即,看不见的空间7分满,看得见的空间5分满,展示性的空间1分满。
这种极简的生活带来极简的美感。好的物品,经典的设计,都是充满了简单的美。简而美的设计,必然是有足够的留白、足够流畅的线条。比如苹果系列。我们中国宋代的家具、建筑、字画,把极简美学发挥到极致了。当代居家的北欧风和日式和风,也体现着极简的美。中式的禅意空间,在无言中表达安宁、祥和的美。
断舍离,要我们用“现在”-“我”-“需要这个东西吗?”来做取舍
断舍离,要我们舍弃原有的“物质轴”,用“现在”-“我”-“需要这个东西吗?”来做取舍。通过反复的断与舍,帮助我们寻找到自己真正的需要。
优秀的人都在有意无意地践行简而美的生活。乔布斯的日常穿着永远是黑色上衣、Levi’s蓝色牛仔裤和休闲鞋,堪称全球科技大佬中穿着最低调的一位。乔布斯屋里只有一张爱因斯坦的照片,一盏Tiffany桌灯,一把椅子和一张床。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同款T恤换着穿,他说我喜欢这样。这样我就不用花时间在每天要穿什么这个问题上了。他们自信地说着:我热爱我的工作!我喜欢我的创意!他们的生活总是充满激情,思想活跃、头脑聪明又开放。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把有限的时间都用在自己热爱的事情上了。
断舍离,要我们跟所使用的物品之间产生足够的联结
网络购物,很容易成就一大批剁手党。因为太容易实现,更主要的是,没有和物品有足够的联结。看着美美的图片买东西,买的时候欣喜期待,拿到手又觉得没那么喜欢。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差异、色差等等,先暂且不说。你与物品的联结就不够嘛,没有和它建立足够的感情。于是,它被放到某个拥挤的角落里,像个幽怨的姑娘。你想要得到美好物品的心愿没有得到满足,于是开始新一轮的买买买。不断往复循环、占据空间、遗忘彼此。物品在叹息,你也在叹息。以至能量阻塞,闷闷不乐。
如果,你用手划过琳琅满目的商品,它的质感、形状、颜色,不同角度的美,都和你有最近距离的接触。你精挑细选,反复对比。为它花费相当的时间、精力、金钱。满心欢喜。这个联结就产生了。
你看看,以前人们农耕,一年四季、春播秋收、春华秋实,看着食物从一粒种子长成一大片果实。人们为它们除草施肥,浇水收割。收获的果实也尤其珍惜,吃起来也特别可口,粒粒皆辛苦。大家说李子柒不必说话,就治愈了一大波儿人。我们从李子柒的视频中,看到了一粒豆子从种子成长为一片豆子,又经过道道工序成为一小瓶酱油;我们看到了长在绵羊身上的羊毛,从剪下到纺成线、到织成布、缝成衣服。
就好像上帝在创造着世界,一点点从无到有。这份联结如此深刻,唤醒了人们对生命轮回的敬畏和向往。
我们没有条件去创造生命,我们需要不断地练习断舍离,留下那些让我们觉得是“必须的、合适的、愉悦的”物品,以此来增加与物品之间的联结。让物品物尽其用,能量发挥到最大化。常弹的琴,音色亮;常摸的门,把手亮。物品熠熠生辉,主人当然是神采奕奕了。
断舍离,要我们用“鸟瞰”的方式整理物品
在《断舍离》这本书里,作者也强调要用“鸟瞰”的方式整理物品。她提出,我们想要整理某个空间,就把空间内所有的抽屉、柜子全部打开,让所有的物品呈现在我们的视线内,以方便我们做取舍。她自己就经常会搬个梯子,爬上去俯视整个要整理的空间。这大概就是“当局着迷,旁观着清”的自然体现吧。当我们“鸟瞰”时,就把自己从事物中抽离出来了,用一种全局的、置身事外的态度看待问题,才会更客观。“摄像机功能”也是需要修练,才可以具备的技能啊。学会从大的面上看问题,让我们的视野更开阔,心胸更宽广。
优秀的人,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就是全局观。马云曾在某场演讲中公开表示:企业家要有全局观。这全局观,也说的就是文中提到的“鸟瞰”式思维——高视点、宽视野、深洞查。
优秀的人就是如此,就像这本书的作者,默默无闻在家整理家务十几年,不断反复实践总结出了《断舍离》的理论,把一件几乎人人都在做的事情做的很好、做出心得,还做出了理论体系,甚至创造了“整理师”这样的新兴职业。
是作者成就了《断舍离》,还是《断舍离》成就了作者呢?我想,这是相互成就的作用吧。具体的物质影响我们的身心,通过对物质的断舍离双来影响身心,身心的循环又回来影响我们对待物质的态度。
作者把平凡无奇的家务做成了一门生活的智慧哲学;因为践行断舍离之后的生活空间太美好,有人说《断舍离》是一门生活美学;又因为践行断舍离之后的身心清明、安在于当下,有人说《断舍离》是静心禅学。
《断舍离》究竟是什么?你自己来读一读,在家里做一做,就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