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两天时间看了《非暴力沟通》,实际上这本书已经买了两年了。
我认为这是一本人本主义的杰作,除了沟通技巧以外,也给了我很多心理和育儿上的启示。
先讲个例子:我在姐姐家住的时候,我两岁的小外甥女在我读书的时候,进来想要拿走我的私人笔记本
按照我以前的做法,肯定会断然阻止,因为这本笔记是私人的,要是让孩子涂坏了或者遗失了怎么办?
可是,那天我想起了《最美教育最简单》里的说法:孩子是最讲信用的
于是我就答应把笔记本给了外甥女,但是告诉她,这是舅舅要用的,等会儿你拿进来还给舅舅好么?
外甥女点点头,拿着笔记本出去了。
心里还是有一点点担心
过了一个小时左右,要睡觉了,小外甥女果然按照约定拿着笔记本还给我了
果然:孩子比你想象的更加诚实,而且比大人更守信用
那一瞬间,我感到非常的愉快
因为知识在生活中带给我实际的改变
接下来,外甥女爬上我的大腿,坐在我腿上愉快地在我笔记本上涂鸦,开心地喊我舅舅,我当然没有阻止,后来还把那几页涂鸦专门空了出来。
孩子感受你对她的信任,自然会反馈她对你的爱和信任。
回到《非暴力沟通》这本书,里面的例子令人印象深刻,也提醒我不要犯这样的错误,大意是这样:成人认为孩子愚蠢,只是因为他不知道大人所知道的东西,成人对孩子生气,是因为孩子没有满足成人的需求,同理,你认为孩子不诚实,是因为成人内心有撒谎的阴影,你认为孩子不守信,是因为成人内心有失信的种子,记住,我们对外的反映正是我们对世界的态度,所谓言为心声,语言反映的不就是自己的内心么?
我想说的是,所谓的不守信和撒谎都是成人世界所有的,对于一个新生命来说,世间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他们自然的需求
而孩子的需求真的那么难以满足么?一次简单的信任,一次扔开手机陪孩子愉快地玩耍都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爱,当他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他就是愉快的,开心的,对世界的爱慢慢就培养出来了。
所以,在养育儿子的过程中,我和妻子目前为止都尽量满足儿子的需求,抓东西,吃手,玩调羹,撕东西,扯头发等等这些我们都很自然地让儿子去探索,不过在这点上我做的不如我的妻子,比如孩子玩了会儿调羹,我担心戳到眼睛,就把调羹拿开,换了只毛绒玩具给儿子,这显然是我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全感造成的,不过显然儿子对毛绒玩具没那么感兴趣了。我也观察到我的父母在和儿子的对话:不要扯奶奶的头发、不要哭等等,实际上都是在限制孩子需求的实现,这也是大部分我们那一代父母的局限,和他们所受的教育、文化、传统有关,我还是要感慨知识的力量,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态度,进而改变他的行为。
孩子远比你想象的更加诚实,更加守信,请求成人不要将在长久接受的教育和文化中收到伤害再投射给下一代,让可怕的轮回在我们这一代终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