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风,柳絮狂舞,沙尘漫天,宜吃土。
只有这样的天气,才会想念自己的那个小窝,才会急急忙忙地回去,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和秋冬。也是在这个时候,会突然想念苏州,想念那个“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城市,那才是诗人应该去的地方,在那里,一夜春雨之后的翌日清晨,深巷里卖的可能就不是杏花,而是一担一担晶莹剔透的诗句了。
我在这座吃土的城市里,很容易就变得粗糙起来。这里的漫天黄沙,似乎只能锻造人的隐忍和耐性,却不能生发出任何的诗意。诗句都被风吹散了。这里翌日清晨产出的诗句,只怕也只能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我庆幸自己的一生经历足够丰富多彩,上天让我做了一个自由撰稿人,走南闯北,北方的雄浑,和南方的绮丽,西方的萧瑟,和东方的喧嚣。我虽然现在产出不了诗歌,但我知道,我在储备我的原料,我贪婪地吸收这个世界给我的能量,也坦然地面对各种历练,我知道这些早已经化成我的骨血,迟早有一日我会口吐莲花,一笑倾城。
我享受现在这样的我。不固执,不闭门造车,不陷于过往,不自怨自艾,敢于去做很多知行合一的事,不满足于只做一个寻章摘句的穷酸秀才。
若干年前,应该是上高中的时候,我就对自己的人生做了定位——“体验者”。现在我越来越满足于自己的这个人生定位,我曾在北京的漫天风沙里吃过土,我也在济南的浮光掠影里登过山。我曾在故乡的雨夜里失过眠,我也曾在香格里拉的寺庙里醉过氧。
这个世界我来了,我在爱着,在体验着,在珍惜着。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