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历史密码

诗中的公和公子是谁?

诗中的妇是谁?

诗中有农官吗?

诗中的农夫真的就只是剥削的对象吗?

《七月》,早于周公旦西征。是国风里较早的诗歌,诗歌传承了商文化。

    比周公旦还早的公,在豳地,一个可能是周太王,古公亶父。可能另一个,就是太王的三儿子、季历、公季。

如果妇子,是有封地的女人、有自己的旗帜,这个女人就是子姓公主,商王文丁的女儿,封地在任,就是太任,季历的妻子,文王姬昌的妈妈。而周代商,不过是老表革老表的命。那么公就是亶父,而公子就是季历一辈了。

诗人我,是谁呢?是季历吗?是太任吗?还是与太任同边者、农夫呢?

如果否定为集体创作,农夫的可能较大。还有一种可能,季历的同族,所以能说我妇子、我农夫。

馌,在《大雅》中为为食物祭祀,而在早期的诗中,理解为送食物,是不可能的。这里也是祭祀。由妇子主持的祭祀,明显是商文化的特征。

在春播前,在向阳的田里,祭祀稷神、后稷,他们的老祖宗、田正、稷正,有人扮成田正的田畯敲鼓说唱。畯,就是田边、腰有鼓的人。喜,敲鼓说唱。

不是季历的作品,季历去了哪里呢?征战去了。妇子太任,伤悲啊,没有和公子一同征战。商的女人,不一样,她是有权利出征的,和妇好一样。

食我农夫,不是吃老百姓的食物,而是供我们的农夫食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夏天的夜晚云很少,天上的繁星一闪一闪。“今天的天气那么好一定有许多星星吧……”说着,少女穿上了红色的长袍,戴上红...
    小魔女露露阅读 2,981评论 0 0
  • 听着这首借口,觉得想哭,今天和吴总吐露心声,也是鼓了很大勇气,同时也为吴总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马艳萍,她脆弱,有责任...
    就流逝的丹青色阅读 3,647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