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蒙细雨,烟雾缭绕,这样的天气里朗诵朱自清的《春》,别有一番滋味。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听第一句,就迷上了,好柔和的声音。轻柔的音乐,伴随着盼盼非常有感情的声音,眼前显示一幅春暖大地的如画美景。
一片绿色的田野,百花齐放,蜜蜂采蜜,蝴蝶纷飞,小儿在田间嘻戏,一幕幕生动的美丽画面浮现在眼前。
一遍遍的听着每一个人的朗诵,大家用内心的情感认真的诠释着朱自清的《春》。有深情的,有稚嫩的童声,有沙哑低沉的,有急促钢硬的,有平平淡淡的,但都比不上盼盼声音的美好。
盼盼的声音非常的好听,柔柔的,暖暖的,让人如沐春风,暖到心坎里。
小草,花儿,蝴蝶,蜜蜂,大树,太阳……在她的声音里全都被赋予了生命。
听说她是语文老师,会经常带着自己的学生朗诵,日积月累,才练就了这么好的朗诵水平。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她的声音像轻柔的风拂过,青翠的小草摇曳着瘦弱的身姿,就像一位不停舞动的美少女。
桃树、杏树、梨树,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花香蝴蝶自然来”,在阳光的沐浴下,感受着春天的美妙。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泥土的芬芳,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暖大地万物复苏,所有的生灵从沉睡中醒来,春天是一切的根源,就像新生的婴儿,给了所有人带来希望。
朱自清是现代散文家,《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3年7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
这首“春的赞歌”贮满了诗意,作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
《春》描写、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