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最初的印象中,我觉得她是因产褥热死了;后来重温了一遍原著,证实了她是卧轨自杀。总之,她就是不得好死。
安娜・卡列尼娜出身特别高贵,但是却从小父母双亡,寄居在姑母家里。17岁时被姑母安排嫁给了比她年长20岁的卡列宁——一个古板的官僚机器。
和所有贵族太太一样,安娜的婚后生活十分安逸,也没有什么追求。她和卡列宁之间,大概更多的是亲情。后来安娜有了此生最爱——儿子谢廖沙。
有钱、有地位、还有儿子,这种日子不是挺好吗?说不出什么不好。
直到她遇到了渥伦斯基,她才发现自己的日子过得多么将就。
我是个人,我要生活,我要爱情。
渥伦斯基对安娜一见倾心,全然不顾安娜有家庭,大胆地追求。仿佛,只有他,才能将安娜从那孤寂、乏味的日子中拯救出来。
这么不顾一切的爱,他们的幸福只有短暂的一段时间。
其实在当时俄国上流社会,这种暧昧关系很常见。可笑地是,大家一致默认这种关系的存在是正常的,但是却不允许有人公开出来。但是安娜把这层窗户纸给捅破了,她不愿意一边做卡列宁的妻子一边做渥伦斯基的情人。
安娜越发觉得卡列宁虚伪、冷漠、无趣,她要离婚!她要跟渥伦斯基光明正大地在一起!
所以,她的悲剧来了。
卡列宁不愿意跟他离婚,因为离婚有辱“体面”。甚至,剥夺了安娜作为一个母亲的权利,把安娜和儿子隔离开。
所谓的“上流社会”也因安娜破坏了“规矩”而一起反对她,或明或暗。
渥伦斯基因为这段关系的公开,在军队的工作受到影响,升迁已经变成遥遥无期的事情。他遭受上流社会的排挤,俨然已经变成上流社会的“边缘人”。
沃伦斯基可能是有些怂了,但他还是爱安娜的。
即使在渥伦斯基最焦躁无助的时刻,他也没有把安娜当作包袱或者想要抛弃她。要知道,他们之间是没有婚姻关系约束的义务的,一个“情夫”能做到这样,证明是真爱。
但是,他忽略了安娜的感受。安娜刚从产褥热的阴影中走出来,又敏感地觉得渥伦斯基对她比从前冷淡了,她觉得渥伦斯基恐怕是不爱她了。
甚至,渥伦斯基的一贯轻浮的作风让安娜更加怀疑。
家庭毁了,名声坏了,儿子也见不了,连最后的一根稻草,也抓不住了。
所以安娜后来精神恍惚,经常出现幻觉。
即便她熬过了产褥热,最后还是受不了巨大的压力而自杀。
……她目不转睛地盯着驶近前来的第二节车厢的轮子。正好在前后轮的中间对准她的那一瞬间,她扔掉了红色的手提袋,缩起脖子,两手撑地卧倒在车厢底下……于是她一直点着用来读那本充满焦虑、欺骗、痛苦和邪恶的书的蜡烛,闪现出以前从未有过的耀眼光辉,给她把原先笼罩在黑暗中的一切照亮,紧接着蜡烛发出哔哔啵啵的响声,黯淡下去,永远熄灭了。
安娜太美,结局也太惨。
她高贵优雅,风华绝代;她心地善良,单纯自然;她正直勇敢,有高度人格尊严感。
可是,她所处的时代,不允许有太突出的性格。
小说结尾处,悲伤、负疚、又绝望的渥伦斯基奔赴克里米亚战场,但求死在战场上。克里米亚战争发生于1853年至1856年间,紧接着是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
很显然,这个时代是所谓的社会转型期,新与旧的冲突愈来愈明显。用小说中另一位主人公列文的话说,是“一切都是混乱的,一切都正在建立”。
而安娜,就是这一时期的牺牲者。
她想在上流社会的泥淖中杀出重围,企图寻到一条道路来彻底解放自己和人格。为什么女性一定是被玩弄的对象呢?为什么女性不能表现自己的感情,追求人格尊严呢?
她曾对渥伦斯基说:“爱,我所以不喜欢那个字眼,就正因为它对于我有太多的意义,远非你所能理解的。”
可是她忘了,在污泥中,越是挣扎,就越会尽早被吞噬。
是的,安娜其实也没那么完美。这样一个充满智慧和热情、有独立意识的女性,却把追求个人的自由和幸福,寄希望于男性的爱。
所以安娜始终只能依附于男人,从依附于一个她不爱的男人到依附于一个她爱的男人。可是作为贵族男性,终归是自觉不自觉地受那个社会的各种成规的塑造和牵制的。
这决定了不爱她和爱她的男人,还有女人,有意或无意地联手将她推向毁灭。
女性解放,也绝不是简单的个人主义。当然,在一个女性没有独立和自由,而必须依附于男人才能生存的时代,我无法对安娜求全责备。
在时代的漩涡中,灵魂甚至比肉体更容易被摧毁。
因为,那些听不见声音的人,以为那些随着音乐跳舞的人都是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