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记公元289-298凡十年事
编撰:王付涛
一、西晋“方仲永”--司马遹(yu)
司马遹自幼聪慧,五岁时,宫中晚上失火,晋武帝登楼远望,司马遹拽着晋武帝的衣襟躲到暗处。晋武帝问他原因,司马遹说:“夜晚仓卒之间,应该防备非常变故,不应让火光照见陛下。”晋武帝因此认为他是奇才。司马炎曾对人说:“这小儿将来会兴旺我司马家呀!”并当着群臣称赞司马遹像晋宣帝司马懿,从此司马遹的美名便流传天下了。
武帝司马炎知道太子愚钝,太子就是后来的“何不食肉糜”的傻子皇帝司马衷。但是凭藉司马遹的聪明才智,晋武帝才没有废黜太子的想法。就是这和后世的明成祖朱棣看好皇太孙朱瞻基(明宣宗),清康熙皇帝看好孙子弘历(乾隆皇帝)的想法差不多。
为保障司马遹能顺利接过天下大权,晋武帝把太子司马衷同母弟弟们全都派出去镇守要害地区;担心皇后杨氏的逼迫,任亲信王佑掌管皇帝的亲兵;又以很高的标准为司马遹挑选身边的僚属及辅佐大臣,选高洁清廉的散骑常侍刘寔作为司马遹的老师。晋武帝以为这一安排,当百密无疏,儿子虽不才,孙子司马遹定能让晋朝江山永续荣昶。岂不知,人算不如天算,司马遹成年后完全脱离了他爷爷为他安排一路坦途。
这里面还有个小插曲,因为有野史说,司马遹其实是司马炎的儿子。
司马遹的生母谢玖本是司马炎身边的侍女,为了教会儿子司马衷男女闺房之事,司马炎把谢玖安排去侍奉司马衷。等到谢玖被查出有身孕后,因害怕司马衷的老婆贾南风迫害,请求回到皇宫。之后,司马遹在皇宫中出生。所以,司马遹从小就是在司马炎身边长大的,司马衷直到司马遹三、四岁时,才知道有这么一个儿子。因为这个过程,让野史专家们,有了发挥的余地。至于真假,大家自行判断。
司马炎死了,司马衷继位,司马遹的教育重任就落到了父亲司马衷和皇后贾南风身上了,司马遹当时刚刚十二岁,司马衷是个傻子,贾南风本来就对非亲生子司马遹充满恶意,巴不得司马遹学不好,更谈不上监督他学习了。没了人监管,自此司马遹学业开始荒废,最后成了彻头彻尾的纨绔子弟,直到二十三岁时被贾南风害死。
作为平民,七百多年后的北宋神童方仲永,最多是“泯然众人矣”,然而作为皇权的接班人,司马遹的堕落,危害可就大了去了。后来他的宗室、爷爷辈的赵王司马伦借害死太子之名灭了贾南风,紧接着又废了傻子皇帝晋惠帝司马衷,西晋开始走向动乱及衰落。可以说,这一结局是司马遹的堕落直接导致的也不为过。
二、刘寔《崇让论》。
刘寔,字子真,平原高唐人。寔少时贫苦,靠卖牛衣自给。然好学,手约绳,口诵书,博通古今。清身洁己,行无瑕玷,生性节俭。据说,他作散骑常侍、太子傅时到大富豪石崇家作客,走近石崇的厕所,一看摆着一张大床,挂着华丽的纱账,侍女们手捧香囊伺候着,吓得他赶紧跑出来,对石崇连说:“对不起,对不起,我误进了您的卧室。”石崇哈哈大笑说:“你进的就是厕所啊!”搞得刘寔满脸尴尬,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刘寔看到当时的风气喜好趋炎附势,缺少廉洁谦让,便写《崇让论》,建议初次被授予官职、递交谢表的人,必须是能够推贤让能的人。“一官缺则择为人所让最多者用之”。以为“人情争则欲毁己所不如,让则竞推于胜己。故世争则优劣难分,时让则贤智显出”。而“驰骛进趋而欲人见让,犹却行而求前也”。
三、贾南风专擅朝政。
贾南风,小名旹,是贾充和郭槐的女儿,于公元257年(甘露二年)出生。经皇后杨艳及荀勖等极力推荐,贾南风十五岁嫁给了时为太子的司马衷。
婚后,贾南风嫉妒成性,司马衷畏惧她,所以其他妃嫔都很少获宠幸。看见其他妃嫔有孕,便以戟打她们的腹部,令她们流产。司马炎知道后大怒,恰好金镛城落成,于是打算废掉贾南风,将她囚禁在金镛城。幸得皇后杨芷和大臣杨珧都为贾南风求情,故此最终都没有成事。
公元290年(永熙元年),司马炎驾崩,司马衷继位为帝,贾南风被封为皇后。贾后在早年被废的危机之中,受到皇后杨芷的多次劝诫,却不知杨芷曾尽力营救她,反倒以为是她向司马炎中伤她,因而对杨芷极为怨恨。惠帝继位后贾南风不但对太后杨芷没半点礼数,反而屡屡参与政事,却被身为外戚的太傅杨骏阻挠。次年,贾南风设计诛除杨骏,废掉太后杨芷。杨太后落泊流涕,宁愿做贾南风的仆人,苦苦哀求她不杀自己的女儿,贾南风竟自听而不闻。自此,贾南风开始专擅朝权,独断专行。
后来,贾南风又因杨芷曾在布帛中写“救太傅者有赏”而称太后一同谋反,矫诏废皇太后杨芷为庶人,徙于自己亦曾被囚禁的金墉城,并把杨太后身边十几名仆从全部撤走,致使杨太后八天没进饮食,被活活饿死。贾南风恐怕杨太后的灵魂会向晋武帝诉说冤情,就把杨太后翻过身来埋葬,还在上面压上了镇邪驱鬼的文书、药物等。手段之歹毒,丝毫不逊于“西汉第一毒后”吕雉!最后,贾南风被司马伦用银屑毒酒毒死,也算是因果报应,罪有应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