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关于粉丝生命周期的分析文章:
新媒体、粉丝经济,一场认知泡沫主导的困境 by 李少加
收益颇多,拆解一下这篇文章,加强记忆。
粉丝从关注到流失的生命期
用户流失是一个非常困扰自媒体人的一个问题,还不只是取关,每个公众号的死粉的数量更为吓人。
很早就有一个说法,只有3个月内新增的用户才是有效用户,3个月前关注的用户依然活跃的粉丝极少。
最近不断下滑的打开率和阅读量充分这个问题已经变得很严重了。
如何延长粉丝的生命周期?
1、内容属性
工具(资源)属性 > 社交属性 > 泛娱乐
这不难理解,比如淘宝、京东,对一些用户而言,甚至会用一辈子;社交就未必了,比如曾经的QQ、陌陌、豆瓣再到现在的微信,难说;娱乐类更不用说了,昙花一现数不胜数。
2、用户认知水平
通常来说,认知水平越高的粉丝,对某类内容的生命周期通常越短,说句大白话,聪明人没那么好糊弄,更容易从繁杂的表象中看透本质,自然对内容的创造性、审美度诸多要求。
3、内容深度
从生态视角、企业战略配置的角度看,一个在“浅内容定位”中过度优化了的组织,几乎是不可能在“深内容定位”中取得任何竞争优势。
4、内容成长速度与用户自成长速度之差
不难理解,产品自成长速度如果比用户自成长速度慢,用户生命期就会极剧缩短,反之,就会大幅度延长。
5、开销用户的程度
伤害粉丝利益的变现、或者推出大量低质量、同质化内容等等,都会让粉丝生命期缩短。
怎么解决?
1、内容增加工具属性
工具属性价值的永恒性一直就像是Bug一般的存在。就好比我戴着的眼睛,说实话,我实在不喜欢,但还是得依赖它。
比如:
职场内容,是不是可以提供一些咨询服务、职业测评服务?
就连漫画类公众号,比如混子曰都可以推出一些养车、护车的工具教程。
2、内容增加社交属性
不少人会从“字面”意思来理解“社交”——跟人打交道,加入某组织。
据我了解,多数的“社交化”之所以最终以“广告群红包群”而失败,问题的根源恰恰是“把通讯当互动”、“把交流当社交”。
你们的情感化基础在哪里?
社交背后的本质是一种人际情感,再往深了说,是一种“难以适应的愉悦型刺激”。
这就是为何人们跟喜欢的人(不限于情侣)在一起就会感到开心的缘故。
顺带一提,物质类刺激更多的是带来多巴胺,但不会带来幸福感。
或者可以简单的说,增加社交属性就是增加用户的幸福感。
3、组织“有机化”,内容自身持续蛹变
从生物神经学的角度看,根源上,人类的认知导向都是基于“经济原则”——即以最小的加工努力获取最大的认知效果。
即,“略微”高于粉丝认知层次的内容是最容易被大脑解读为“有趣”的。
简单了(看透了)则乏味;而过于复杂了大脑无法识别也会被解读成乏味。
那么,这些“蛹变”的实质是什么呢?
是内容生产者的持续自我突破,然后传达给读者一种全新的欣赏视角或思维视角。
它不是微创新,而是实质性创新,不断地突破内容生产者自身的上限。它不是改变内容定位,而是对之前内容继承之上的实质升级。
小结
其实全文最重要的一个结论就是:
工具(资源)属性 > 社交属性 > 泛娱乐
1、希望延长粉丝生命周期,尽可能的增加工具(资源)属性,也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2、社交属性,不是简单的互动和交流,而是建立一种人际情感,所有没有做好这一点的,都算是社交属性,顶多是有社交功能而已。
3、泛娱乐内容更容易获得大量,比如大量搞笑视频,萌猫萌狗的文章,但是这样的流量很难带来深度的关系。
4、自媒体人要努力把内容人格化,只有这样才能和用户建立更强的情感属性
5、自媒体人要不停的提升自己,持续自我突破,才能延长粉丝生命周期。长期运营者一定会遇到一个问题,用户对你的内容产生审美疲劳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