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记忆性关键词与创意性关键词
记忆性关键词或词组,如同一只漏斗,装入了一系列范围广泛的特殊图像,一旦触发这些图像就会从其中大量涌出,他们往往是一些形象鲜明的名词或动感强烈的动词,有时可能带有关键的形容词或副词。
而创意性关键词是指那些由具有换发性,易于触发想象,并形成图像的词语,和已有指示作用的记忆性关键词相比,它们的含义更笼统。
每个词语都具有多向性,既每个词以自己为中心,向四周伸出许多小钩,这些小沟可以与其他不同的词语相连,延伸出不同的含义。
图片发自简书App
感悟:
学过思维导图的人都知道,思维导图做得好不好不在于图画得好与不好,关键在于提取关键词。
关键词提取准确与否对理解文章主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曾经也为提取关键词困惑过,一篇文章重要的内容有很多,如何通过短短几十个关键词表达出作者的写作目的和主旨呢?能否通过关键词准确涵盖文章内容呢?
特别是有些国外的书籍,叙述没有明显的逻辑结构,对提取关键词造成了很大的迷惑。比如阅读上本书《觉醒的百万富翁》,我尝试着从多角度提取了很多关键词,感觉还是没有完全表达清楚整本书的意思,最后只能按照理解的大概意思去提取。
提取过程中还有一个困惑:提取关键词到底按照书中逻辑去提取呢,还是按照自己意思提取呢?
今天读了第三部分,豁然开朗,原来关键词有两种,一种表示记忆性的关键词,一种表示有创意的关键词。提取时就看按照哪种思路提取。
如果为了强化记忆学习过的课程就可以多提取记忆性的关键词,这些记忆性的关键词就像一个个开启大脑的开关,当你看到它们仿佛看到了文章的脉络,那么毫不犹豫地提取就好了,如果是写作或者做头脑风暴等有创意的活动,当然以创意性关键词为主,而且越荒诞离奇越有助于开发大脑潜力。
当然平时使用时这两种关键词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只不过侧重点不一样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