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来是西门大嫂
在百老汇电影中心看完《老炮儿》是最后一场电影散场,电影院只留出一个散场通道。我和老杨想去回主厅上洗手间,客气的询问了工作人员,却被以极差的态度说:赶紧去赶紧走!我愣了一会儿,没忍住问他,你在这站着看这个电影也看不少场了吧,看懂电影在讲什么了吗?
工作人员翻了我一个更不耐烦的白眼,我们离开放映厅的时候背后听到了一声沉重的摔门声。
我一直觉得,人要是在年轻时丢了信条,不在乎仁义道德,那后来在世俗里再怎么成功也一辈子都是个loser,再出息也不成大器。
《老炮儿》就讲了一个关于生而为人得如何按规矩活、按规矩死的故事。六爷年轻时用规矩、仁义维持秩序维持生存,老了以后却发现这套东西玩不转了。
记得几年前我和杨老师在一家店吃饭,一个五十多岁的北京老胡同提着一个煲仔饭来往桌上一摔,指着服务员就开骂。仔细听听才知道是小姑娘去他家送餐,煲仔饭太热一放到桌子上碗就裂了,老胡同提着就过来说小姑娘态度不好摔碗把碗摔裂了。小姑娘怎么解释都无用,怕对方闹事的餐厅经理也来责备了员工两句想以此息事宁人。谁知老胡同骂的来了精神,手指在小姑娘鼻子尖儿晃,几次都要抬手打人的架势。
不一会儿老胡同家的欧巴桑老婆赶来,撸起袖子开始一起骂街。
此时的我已经气的坐不住,杨老师只问了我一句,这事你要管吗?要管,我现在去解决。不管,咱们不生气,好好吃咱们的饭。
我气着没理他,还在嘟哝着就只见杨老师不眨眼地冲了过去。
杨老师挡在小姑娘面前,说要拉老胡同出去谈谈。老胡同骂爹骂娘地说关你屁事,杨老师回,第一,我作为这里的顾客,你吵到我了,这是公共区域不是你家客厅。第二,我作为过路人,你骂我了,我觉得得跟你说清楚。
此时各方都傻了眼,老杨往前走一步,老胡同竟然甩开他胳膊躲到了老婆身后。
后来老胡同又骂了几句,迅速被老婆拉走了。
还有一桩事,是有次我跟老杨吃宵夜。结果店内两拨人突然打起了架,酒瓶子说着就砸了下去,见了血。因为其中一桌就在我们隔壁,大玻璃块就从我脸旁边飞了过去。
店内瞬间乱作一团,顾客四散而去跑出了店,几个服务员也大哭大喊着跑了出去。想结账的领班抓不住四散的顾客也傻愣在了原地。
这时老杨拿起电话报警,确认号地址和打架人数,又去催其他人打电话叫120。我跑去让另一个服务员赶紧算我们桌的账单。直到结完账,我才和最后几个留在店里的服务员、领班一起出来。
此时顾客还剩下三两在谈着头看热闹的,其他的都不见踪影了。
我们离开的时候服务员过来颤巍巍地说了声谢谢,她说,你们是今晚唯一一桌结了账的客人,真的谢谢你们。
这些事可能称得上好心,更远远算不上高尚。但这只是我选择的和这个世界对话的方式,我觉得这么做了才踏实才高兴。是属于我作为一个个体愿意遵循的“规矩”。
《老炮儿》中我最喜欢的段落,就是几个城管打了六爷的兄弟灯罩,六爷前来问灯罩是不是犯了错,做了不该做的。灯罩认了,六爷让城管扣走灯罩的车。城管笑嘻嘻的夸六爷明事理之时,六爷回,他犯的错了结了,他受了罚。那你们打他的错,现在该聊一聊了,我觉得他该还回去,你也该认打。城管黑了脸。
大家太爱看别人为自己的错误买单,却不能心甘情愿为自己的错误受罚。但这就是贯穿整个电影的,属于六爷的“规矩”:一码归一码,不搀和着说事儿。我做错了的事我认,你做错了的事你也得还。
电影中很多故事讲的都是旧世界规则的衰落,和新世界的不可知。
科恩的《老无所依》讲的是旧的价值体系塌陷了,而新的还未建立。好人对恶毫无办法,曾经很勇猛的警察在真正的“恶”面前感受到了恐惧,他感觉曾经那个世界中好人与恶人打交道的规则已经消逝了。所以题为:NO COUNTRY FOR OLD MEN。
《杀人回忆》并不是在一个缉凶故事的凶手是谁,而是在讲现世的恐怖,在讲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形态下才滋生了这样可怕的凶手。
而《冰血暴2》更是一个大型的《老无所依》,讲的是黑社会做生意的家族规矩,也是人终究逃不过命运的惩戒,人的恶行除了偿还之外是不可被洗涤的。
杜琪峰老早就在《黑社会》中,就把黑社会关于规矩的时讲尽了。这不只是黑社会的规矩,也是政治社会运转的规则。而所有黑帮片都要致敬的鼻祖《教父》,讲的也是由一个“家族规矩”延伸而来的社会规则。
《黑社会》
《教父》
“江湖时代”是一个比“帮派社会”更飘渺的概念,但规矩和道理都是相通的。关于江湖的故事,《卧虎藏龙》讲的最好。
玉娇龙为什么会自杀?有人说,朝闻道,夕死则以,她终于见到了她想见到的江湖,所以选择去死了。
其实这个“道”,是为人的道义而不是闯荡江湖之道。玉娇龙最终认识到了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李慕白的教化让她看见了自己顽固的恶意和自私,她认识到了李慕白是一个真正的“侠士”,而她却自以为是地杀死了让自己认识到这一点的李慕白。她无法偿还自己的人生,故自杀赎罪。
一个人发现自己过往的人生毫无价值并且无法挽回,就会不想苟活。
《老炮儿》中小飞和六爷的关系也几乎套用了这组关系,只是场景转化到现代社会中更入世了而已。
“人应以何种品相生活下去”是最中我肺腑的命题,无方式无要求而活,即为赖活。我们有句老话,好死不如赖活,活着就有新的可能。但一个人若是连起码的尊严都没有了,也就没了活的必要。
《老炮儿》的最后,六爷从一而终的维护住了自己的尊严。他整装待发,独自应战,准备体面地死在决斗中。在路上他遇到那只被圈养的鸵鸟,鸵鸟在马路上飞奔,六爷一边飞奔着骑车一边为它欢呼。这几乎是整个电影最高潮的一笔。而之后的节奏迅速的垮掉了,360度环拍+高速摄影的野湖决战被没完没了的抻长,武士片中的决战都是一击毙命,而这个段落散漫的节奏和玩过火的仪式感,给整个电影打折了许多。
动物元素是在作者电影中很常出现的意向,作者们很喜欢选择一个动物来关联人物的质感和处境。刁亦男在《夜车》和《白日焰火》都用了“马”的元素,贾樟柯在《天注定》和《山河故人》中,也用了不止一处的动物元素。《老炮儿》里的鸵鸟用的准确,但却直白地有点生怕观众看不懂的意思。
《夜车》
朋友鸡蛋看完《老炮儿》后说,其实以前的东西不一定比现在的更好,大家都对往昔念念不忘,实在是因为往昔对现在的自己没有威胁性啊。
每次看电影中出现主角在感叹,以前的世界怎样得体,现在的世界怎样变坏了。我都在想,这个世界其实一直都是一样的,每个时代有各自的弊端和无奈,有各自的不堪和辉煌。这从来都不是最好的时代,也不是最坏的时代。
管虎说:“一个城市最底层的小人物活的有没有尊严,就知道这个城市是不是值得尊重。欧洲一百多年完成的事,我们二十多年就完成了。他能不出问题吗?一定是出问题的。这个问题出在哪?电影就是要找这个事。虽然江湖、时代在变化在冲突,但是总得有些东西留下来吧。”
之前有一次见宁浩导演,他讲了一句特别动人的话。他说,电影是这个时代的镜子,是让后一代人看看上一代人生存样貌的镜子。所以我们得尽可能地去还原这个时代的样貌。
我想,这大概就是一部好电影的出现总让人激动不已的原因吧。我们从这面镜子里看到了这个时代的自己,上个时代的故人,也看到了不可见的未来。
我们一路奋战
不是为了改变世界
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END -
文章内容有部分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为分享,不做商业用途。
此内容为原创,版权归“原来是西门大嫂”所有,欢迎转发转载,严打抄袭。
欲转载请先联系告知,并在转载时文章开头结尾两处明显注明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原来是西门大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