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次送孩子参加几个不同的奥数比赛,看到参加的孩子真不少。
在参加“华夏杯”全国数学奥林匹克邀请赛2019(华南赛区)晋级赛时,因为路途顺利,我们早到了差不多一个钟头,于是我带着孩子就去天水围公园去玩去了。
快到比赛时间了,我们才往潮阳小学这个赛场走。越近潮阳小学,越多三三两两的家长带着孩子向潮阳小学汇集。走到校门口北侧,一颗大树下的水泥围圈上,一个家长模样的手里拿着一本书,还在给孩子进行最后的指导。
将孩子送进考场,家长们有的去附近购物,有的几个人聚在一起聊天,更多的是坐在礼堂里刷手机。不过我特别留意到一个衣着特别整齐的中年人,坐在潮阳小学的围墙下,垫着一个公文包,在快速地修改卷子。这样来看,他是一个教育辅导机构的老师,是送学生过来参加比赛的。
从某个角度看,我是一个不合格的家长,因为我不太关心孩子的学习。这次带孩子参加数学比赛,是缘于孩子在二年级时参加全港小学生数学比赛得了校内赛的冠军,后来期末考试数学得了全年级第一,还得到三百港币的奖学金。孩子说他喜欢数学,正好遇到有这样的比赛,就让他参加一下,感受一下。
因为参加的都是奥数比赛,所以还专门送他去参加了几期赛前训练,适应一下比赛的题型。为了鼓励他取得好成绩,答应他对应相应的成绩有相应的奖励,他对奖励很感兴趣,但并没有为比赛而多看书做题,尽管我在报名时也顺便买了几本关于比赛的书。
从孩子进入三年级以来,我接触了越来越多的各种比赛,这也从另外角度证明香港教育竞争的激烈。我对孩子教育的主要观点是顺其自然,而不是拔苗助长。孩子对学习有兴趣,我们就为他提供恰当的帮助。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头上,因为他们才是教育的主人。
去年为了检验单词突击这样项目,我也将孩子送去参加集训。他对夏令营感兴趣,但对英语单词训练不感兴趣。所以他对我说:“你如果再送我去那里学单词,我就坐在那里发呆”。如果只是发呆还好,逆反了就麻烦了。
昨天在钟声小学的赛场外,又看到众多的家长,感受到这么多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我又重新审视自己的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做法。社会和时代都不同,对孩子的教育观点是否要与时俱进?确实。老大之所以后来能在学业上取得成就,有运气的成分。但这种运气不是每个人都有,而且现在的教育环境又不同于之前。
因此,如何在全体焦躁的环境中,如何能不受干扰,不忘初心,找到符合自己孩子成长的方法,是最重要的事情。因为不管怎么样,教育的核心没有变,变的只是形式和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