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20170225徐海波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分享(上海,第202天)
《孩子脾气大是家长惯出来的吗?》(作者:儿童绘画专家李兰瑕)摘录:
案例举说
一个三岁的孩子,看见另一个孩子在嚼口香糖,就说自己饿了,要吃东西。可是给他水果,他不要;给他饼干,他也不要;给他什么,他都不要。孩子急得直哭,还打妈妈。
如果妈妈细心一点,就会知道,小孩子最爱模仿,他一定是想要旁边那个孩子吃的东西。妈妈可以直接问他是不是想吃那个?你会发现孩子如释重负,使劲点头,接下来,妈妈再根据实际情况应对。
如果你不愿意给孩子吃口香糖,怕他吞下去,就不要给他吃,找别的东西哄他,说是跟那个孩子一样的东西;或者告诉他,这个比个还好吃;或者坚定地告诉他,现在不许他吃口香糖,可以给他别的,然后把他抱开……其实,到了你猜对孩子心思的那一步,孩子已经愿意信任你、听从你了。
(全文请阅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26卷P.1-P.2)
[玫瑰]Booboo微思录:
1、今天下午参加了明星学校《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读书沙龙(第29期)活动,重点读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25卷)P.225《孩子最不可爱时,恰是最需要爱的时候》、P.227《不忘初心,找回“丢失”的孩子》两文。联系这个案例。懂是爱的前提,就是能够看到孩子外在种种不可爱的行为背后所隐藏着的内在的情绪、感受以及心理需求和渴望。当孩子的情绪不断被看到被陪伴,感受不断被接纳被同理,合理需求不断被允许被满足,内在的安全感就会越来越充足,内在的力量与智慧就会越来越强大与升华。孩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2、案例结尾提到孩子听从家长。我个人以为具体事件可以如此,但绝非事事如此。我们家庭教育的终极目标,其实绝对不能是要孩子完全听从父母的。
3、孩子成为最好的他自己,拥有健全的人格,有幸福的能力。
这是我暂时想到的,我们家庭教育的终级目标的表述。
我们家长朋友可以有自己的更全面、更精准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