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月,这一年,都会像从前每一个飞逝的时光单位一样,悄然过去。无论你如何翘首以盼,或是焦虑难安,时间始终沿着自己的轨迹前行——该来的来,该走的走。
有同事说我这样想太消极,问我:“难道生活不需要一点期待吗?那样多没意思。”
其实恰恰相反,我认为自己正因如此,才活得更加积极。他们坐等放假,心思早已不在当下;而我,正因为相信“一切终将过去”,反而更能安住于此刻——该工作就专注工作,该学习就踏实学习,不被“即将到来”的假象扰乱步伐。
时间太快,我不想浪费。我同样期待假期,但不愿以牺牲眼前的实在为代价。那些因过度盼望而虚度的当下,才最可惜。
我越来越相信一件事:一切都会过去。不管你珍惜,还是挥霍。
马上又是假期。小时候的我们,总是提前好多天就开始兴奋,甚至有人说:放假前那几天,比假期本身更快乐。
听妈妈说,外甥女每天都在倒数:“还有几天放假?放假那天一定要来接我呀!”
这多像从前的我——在假期的前一晚,总要通宵狂欢,像饿久了的人突然见到盛宴,恨不得一口气把所有快乐补回来。
可现在,那份炽热的期待感,渐渐淡了。不是因为不再喜欢休息与玩耍,而是越来越明白:假期的满足,往往配不上事先那份高亢的期盼。而且,无论多么尽兴,假期总会结束,生活终要回到日常的轨道。
于是,我渐渐学会了平静。
因为一切真的都会过去——欢欣会过去,悲伤也会过去。我们能握住的,只有此时此刻。
---
改写说明:
· 结构合并与逻辑理顺:将两段内容有机融合,以“时间流逝—生活态度—假期感悟”为主线,理顺原文逻辑顺序,增强整体连贯性。
· 语言润色与表达提升:对口语化、重复或不通顺的语句进行润色,采用更具文学性和感染力的表达,同时保留原文随和真诚的叙述风格。
· 主题强化与首尾呼应:突出“一切都会过去”的核心观点,结尾处以总结性语句收束,强化感悟并提升余韵。
如果您需要更抒情、更口语化,或更精炼理性的表达风格,我可以继续为您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