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从思维导图看全书概要
,2,有感而发
3,阅读的目的
4,阅读的层次
5,评价本书
1, 从思维导图看全书概要
2,有感而发
与其说这是一本教我们怎么读书的导读性书籍,不如说这是一本理想读者的行为准则。作者在全书一共提出了四种阅读层次,四个基本问题,十五个阅读规则,以及针对其他书类和阅读方式在十五个规则演变的其他阅读规则等等。但我在看完全书后感触最深的不是知道了阅读的正确姿势,而是惊叹于人类的潜能之大。
在该书的序中,我了解到该书作者查尔斯的朋友,传奇人物艾德勒的生平事迹,并为之倾倒。艾德勒早年想当记者,所以辍学去报社打工,后来为了改善写作,去上大学的夜间部课程,读到一本改变他一生的书籍——英国思想家密尔的自传。从此他不但为哲学着迷,并开始在大学的正式求学。后来艾德勒不仅写了第一版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主编过《西方世界的经典》,甚至担任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指导,从此闻名于世。
艾德勒从中学辍学,当了一名印刷工人到担任百科全书的编辑,这简直让人匪夷所思。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在艾德勒的身上体现到了极致。试想谁会将一个14岁辍学的印刷工人,与一位对于世界贡献巨大的百科全书编辑联系到一起。对于一个百科全书的编辑来说,浩瀚的知识储备是必不可少的,更何况是《大英百科全书》这样一本业内标杆式的权威书籍。但是读了这本书后,又不得不感叹,所有看似无法完成的事,人类这种不可思议的生物都会给现实一个响亮的耳光。中学辍学到担任百科全书的编辑,这种变化乍一看似乎是翻天覆地的,然而艾德勒从14岁到72岁完成15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他用了半个世纪多的时间在知识的海洋里坚持探索,最终华丽跃过龙门。我相信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这些隐藏在冰山下的大部分潜能正在等着被探索被激发出来。前提是,我们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并坚持下去。而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正是由艾德勒完成了第一版的创作,后来查尔斯出于时代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基数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修编。相信读了这本书也许会修正一些阅读姿势上的错误,向着更好的我们走进一步。
3,阅读的目的
在本书中查尔斯将阅读目的量化为三种,一是为获得资讯,二是为求得理解能力增长,三是为娱乐。并且认为真正的阅读是只有书和你,不借助任何的外力,只凭借内心的力量,玩味眼前的字句,慢慢提升自己,这也是为达成第二种目的——求得理解能力增长所最理想的阅读状态。
从这三种不同目的出发,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选择不同种类的书籍。但是本书的主要目标群体是以从文字阅读中来增进理解能力为阅读目的,以及以从文字中汲取资讯为阅读目的的人群。所以主要讨论的是以这两个目的出发的阅读方法。
可能会有人有疑问,为何要一再反复强调文字阅读而不是其他。因为现在处于数据大爆炸的信息时代,作者认为新时代传媒,像录音机,电视等最大的特点是,解放了人们的双耳和眼睛,让人们可以一心二用,手边做事时,仍然可以汲取资讯,节省时间。但是新时代传媒是否真的能增进我们对自己世界的了解?答案是否定的,新时代媒体经过了太多的精心设计,使思想形同虚设,其目的在于让人们不需要太多的思考就可以很容易的整理出“自己”的想法与观点,让读者不用做结论直接讲观点装入脑袋。同时现代媒体正在以压倒性的泛滥资讯阻碍着我们的理解力。所以本书的另一个前提是:文字阅读。
在阅读前我们需要考虑两个前提,一是该书是否是读得懂的东西,即我们在阅读报纸,杂志等,凭借我们的阅读技巧与聪明才智能否一下便能融会贯通,这样的读物可以增加我们的资讯,但不能增进理解能力。二是是否是本书提倡必须要读的东西,即比阅读者理解水平高出一截的读物。知道了要读的是哪种书,才能选择适当的方法和规则进行阅读。
4,阅读的层次
本书中将阅读分为了四个层次,
基础阅读:初步的阅读能力和技巧,基本可在十年级前掌握,可在以后进行改正。
检视阅读:在短时间内系统略读,了解书的架构,考量该书是否有价值深入阅读。
分析阅读:全盘的完整的阅读,将书变成自己的东西。
主题阅读:辩证比较的阅读,不止阅读一本书,将不同书的相关主题进行比较分析。
四个层次逐级递增,但相互贯通,达到基础阅读后,需要不断努力,但达到检视阅读后并不意味着要丢弃基础阅读的阅读技巧,在主题阅读的阶段,需要我们运用四个层次的所学技巧。
检视阅读可由目的分为两种,一是系统的略读,即为速读,现在社会有许多功利性的读书目的,就是以速读为阅读技巧。二是粗浅的阅读,是为了进入分析阅读第二阶段作前提铺垫,考察一本书是否值得进行分析阅读。在本文的第一页的思维导图中已经列出了第二种检视阅读的阅读技巧。对于速读的技巧本书并未详细提及。这里引用德国作家克里斯蒂安《快速阅读》里介绍的技巧。
第一步:找出一本书,借助手指,指尖指着要读的地方读,通过强行提高手指的移动速度来提高阅读速度,集中注意力,在你理解的基础上越快越好。
第二步:连续阅读三分钟,并且记录下三分钟内一共阅读了多少内容,进行标记。
第三步:再次阅读这些你记录的内容,把手指的移动速度加快,需要在两分钟内完成阅读。
第四步:你需要重复上一步的操作,但是要把速度提高到一分钟,这时候你的阅读速度已经提高了三倍,你还要不断练习从而让自己适应这个速度。
分析阅读主要适用于论说性的作品。论说性的作品主要分为两类,实用性和理论性的作品。任何一本指南类的书(教我们如何生活,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同时说明了做了什么会有奖赏,不做会有惩罚的伦理的书),实用手册,广义上的道德论述以及任何一种演说作品都属于实用性的作品。理论性的作品包括历史,科学,哲学类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将分析阅读提炼出了三个阶段,包含了15条规则,我在思维导图中对其进行了归纳整理,在这里就不赘述。
主题阅读是最高深的层次也是最难的层次,作者将这一部分放在书的最后一篇来讲也是情有可原。理论性的论说作品——科学与数学,哲学,社会科学都需要这种阅读层次来进行。
5,评价本书
这本书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较为枯燥,并且言语上过于繁琐,如果你的阅读目的只是想要了解各类书籍的阅读规则来帮助自己更好的完成阅读任务,建议用检视阅读的方法就可以完成这本书的阅读。但是,对于想要达成完美阅读的读者来说分析阅读是必要的,因为它不仅包含了对于各类书籍的阅读技巧建议(在思维导图中有分类归纳阅读技巧),还包含了一个高层次读者所必备的道德规范,而这正是现在的社会中我们所缺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