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之一

朱玉霞

一、文本解读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故事有趣,文笔精美,人物个性鲜明,形象鲜活。很多篇章读后让人回味无穷。七上所选两则故事,《咏雪》出自"言语"板块,《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板块。编者把两文放在亲情单元最后一篇,作为学生进入初中接触的第一篇古文,就内容的故事性和情感的可理解性来说非常适合。两文所放置的前后位置也非常有意思,相对而言 ,《咏雪》人物关系更复杂 ,人物个性更隐约,语言更简而有味,适合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体会;《陈太丘与友期行》更具故事性,现场感更强。那么, 教者在处理两篇时,就应该思考一下编者意图,以求灵活处理。

二、学情分析

对第一次正式接触文言文的初一学生大谈文言词汇的丰富与积累的重要,那无疑是极不明智的,因为我们所说的丰富,在学生看来都是复杂。如何让他们体会到文言文的趣味,激发他们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热爱,即便有的孩子在未来的学习中不能热爱,至少也不会畏惧。即便要传递古汉语的词汇知识,也必须是不露声色的,最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啥都明白了。这是我对教学《<世说新语>二则》的基本定位。我必须寻找到让学生感兴趣的入口点,并且,这个点能一脉相承地牵引出两则短文的学习。

三、教学设计

根据初一学生特点,以激发阅读兴趣为目的,以“故事”串联两篇文章的教学,让学生意趣盎然地学。《咏雪》以老师引导下的读悟活动为主,设计听故事——读故事——讲(复述)故事——品故事(人物)的系列活动。在此基础上,对《陈太丘与友期行》则采用学以致用、灵活迁移的办法,把文意理解和感受人物全部交给学生,老师辅助点拨,帮助提升。设计读故事——讲故事——演故事——补故事的系列活动,在讲中悟, 在演中思,在补中提升思维。

四、教学过程及精彩片段

第一课时《咏雪》

(一)听老师说故事

教师声情并茂地讲"淝水之战"的故事。

问:这个历史故事中的指挥官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答:略

这个面对百万前秦的部队指挥若定,从容于棋盘间就让“强撸灰飞烟灭”的谢太傅在家庭中又会以怎样的面目出现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谢安的家庭故事。

(二)读故事,讲故事

结合注解读一读,再讲一讲这个故事。

一个学生讲故事 ,两个学生和全班同学一起补充。

(三)品人物

听完故事,你感觉谢安在家庭中是个怎样的人呢?

生1:谢安是个没有一点架子的的人。他贵为太傅,打过那么大的胜仗。却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凶狠。

师:你是说他身为长辈,在晚辈面前和蔼可亲对吧?

生1:是这个意思。

生2:谢安性格开朗奔放。文中有说他“欣然”“大笑乐”,他好像一直都很开心。

师:他不是好像很开心,而是(等学生说)真的很开心。你很厉害!知道从文中寻找原词。“欣然”的“然”字是什么意思啊?

生3:什么的样子。

师:谢安为何“欣然”?

生4:俄而雪骤。

师:雪骤是雪下大了之意。雪下大了,太傅为何这么高兴呢?

生5:可以考察孩子们学得怎么样,现场作文。(笑)

生6:太傅自己也爱雪花,他很高雅。

师:太傅要是在今天,一定是个非常出色的语文老师。他高雅,热爱文学,有生活情趣。

生7:他开朗,和蔼可亲。兄女说完后,公大笑乐。

师:我想问一问 太傅为何这么开心啊?他为什么大笑乐呢?

生8:他觉得兄女说得好,高兴!

师:你们觉得呢?孩子们,谁的比喻好?

(三位同学回答,最后大家认同:胡儿也不错 ,只是就那天的情景来看,柳絮更美。)

师:就意蕴来说 ,柳絮也更美,用春天的事物比喻冬雪。给我们生机和美好之感。

生9:太傅可能也在笑胡儿?

师:愿闻其详

生9:胡儿也很可爱啊!太傅刚问完“白雪纷纷何所似?”胡儿就迫不及待地说“撒盐空中差可拟。”说明胡儿性格急躁,很好玩!

师:真好!多么可爱的胡儿。一个“差”字还能看出点什么呢?

生10:胡儿不太自信,自己都感觉不太好!

师:也许说这句的的时候,胡儿自己都挠着脑笑了。与他相对的却是他的堂妹,非常自信地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生11:“未若”二字表现出才女非常自信。

点评:这一环节,让学生在梳理故事的基础上,通过阅读品味文中细节,走近谢安,同时也自然而然地走近了文中的“胡儿”和“兄女”。事实证明,一旦老师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将是不可限量的。

第二课时《陈太丘与友期行》

(一)讲故事

昨天老师给你们讲了“淝水之战”的故事,今天老师要听你们来讲个故事,(学生饶有兴趣地盯着老师)这个故事的题目是《陈太丘与友期行》。我们先自读课文  ,结合注解,自己讲一讲好吗?

(两分钟后,十个左右同学举手)

生1:完整讲述故事情节

师:真好!讲得非常完整。大家觉得有没有不尽兴的地方呢?

生2:语言不是很有感情。如果在语言动作上投入些感情就更好。

师:你给大家再讲讲看!

生2:声情并茂地讲述。(学生鼓掌)

(二)演故事

这位同学可谓讲得绘声绘色。刚才老师注意到他不由自主地带上了好些动作。老师看出了你们的表演天赋,下面我们一起来演演这个故事吧!分为故事的讲述者、太丘、友人和元方这样四个角色。

(很多孩子踊跃举手)

第一组:表演细腻,尤其“友人”的表演者,活灵活现。(学生热烈鼓掌)

(三)补故事

师:刚才这组同学表现得真不错,同学们的掌声说明了一切。但老师觉得故事还有值得我们去添加和丰富的地方。文中很多地方有省略,我们在表演的时候可以让它更丰富。比如?

(生思考)

生10:比如“太丘舍去”的前后,太丘会有些动作和语言。

生11:比如“友人下车引之”的时候可能会说些话。

师:说什么话?

生11:比如“孩子我错了!”之类。

师:这是一种说法。一个大人直接给小孩子道歉,在那个时代可能不一定现实。但他有可能怎么说呢?

生12:“我错怪你父亲了。”或者“孩子你真聪明!”

师:你们觉得哪种更恰当些?

生:后面的。因为如果友人真诚道歉了,后面元方就不至于“入门不顾”了。

师:孩子们,你们读得真细心,还能联系上下文。我认为元方“入门不顾"之后,“友人"望着元方远去的背影,可能还有一两句感慨。希望我们在表演的时候能看到这样的丰富哦!

下面我们有请下一组“丰富版”的进行表演。

第二组:非常精彩的表演。着重表现陈太丘的坚持守信和友人的欲拒还休、不够真诚地道歉,以及元方入门后友人的感慨。(学生热情鼓掌)

师:正如刚才演“友人”的同学所感叹的一样:“这孩子,真够厉害啊!元方的厉害在于小小年纪就明白做人要”有信有礼”。所以啊,《世说新语》中小孩子聪明的故事大都放在“夙惠”里,而元方的故事却放在《方正》里。它告诉我们一个人拥有方良正直的品行有多么重要。读了这两个故事,是不是还想看看《世说新语》里的其他故事啊,请买下这本奇书,好好读读吧!

五、教学感悟

如果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思考了编者的意图,抓住了文本的脉搏。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学生的特点与需求,循着学生的兴趣点与关注点一路引导,课堂,就会在逐层推进中妙趣横生。语言文字的魅力,就会在孩子们面前如孔雀的美羽一样徐徐展开。

《<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之二

张彬彬

教学设想:《<世说新语>二则》是七上第二单元最后一篇文章,根据单元提示“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可见,本课可从亲情角度进行挖掘。“预习”中说:“《世说新语》中记录了东汉、魏晋时期一些儿童的智慧故事,本课所选的就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两则。预习课文时,注意感受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敏和良好的家庭教养。”因此,设计此课,可重点体会人物形象的特点和其背后家庭教养的重要。但作为文言文,又属笔记小说,与本单元前几篇的散文和散文诗在解读方式上应有不同,设计可力求新意,最好有一以贯之的线,能将两则故事串联起来,设计中应以活动探究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可选取《世说新语》中“新语”二字为切入点,从两则故事中寻找“新语”,或展现故事内容之新,或体会人物风骨之新,给学生留出很大的思维空间。另外,由于故事短小,可以两则故事为核心,另外选择几个同类故事构成拓展性群文阅读,在文本与文本的相互联系间,深入理解《世说新语》在亲情表现方面的独特之处,并进一步感受魏晋时期儿童的智慧,体会魏晋之风。

教学目标

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揣摩两则故事的内容之新。

探究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之新。

联系拓展文本,初步了解魏晋时期人物风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故事中的人物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新语”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  背景导入

同学们一定喜欢听故事,那么你喜欢听什么样的故事?有这样一本奇书,它的故事都很短,却很有意思,里面有很多最新鲜的故事,最有个性的人物,不信,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名字叫“割席分座”,看看是否有足够的魅力吸引你。

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视之如同瓦石一样,华歆却拣起来给扔了。俩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读书如故,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你已经不是我的朋友了。”

怎么样,故事很有趣吧,人物是不是很有个性?这本很有意思的书叫什么名字?《世说新语》。我们来了解一下。

屏幕:《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轶事。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依内容分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等,共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全书共一千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特性。《世说新语》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鲁迅先生曾把它的艺术特色概括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今天我们学习的两则故事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几个小孩子的言行探究“新”“语”二字,走进魏晋时期儿童的精神世界。

(二)  活动一:读中探“新”

故事1:《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故事2:《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任务1:运用多种朗读方式,体会故事的味道。

(1)读出趣味。用讲故事的方式读出语调的抑扬顿挫。

(2)读出情味。两则故事里的人物各有特色,读出其中不同的情感味道。

(3)读出意味。把你觉得很耐人寻味的地方重读出来。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以读为主,这是文言文学习的法宝,也是单元训练的重点之一,注意语气语调重音节奏等,从不同层面读出故事的不同味道,先是趣味,这是吸引学生阅读的首要条件,其次是情味,故事中的人物各有特色,其情态情感自然有所不同,让学生揣摩不同人物表现出来的细微的情味,是较深一层的体味,而意味则是上升到理的层面,能够从故事中悟出道理,这也是学生学习两则故事要达成的指导自己学习和生活的目标。语文学习活动,最终指向的都是学生心灵的成长,因而这三层朗读的设计正是为了让学生逐渐碰触到故事的核心,由趣而情而理,符合学生思维认知的特点,这种有梯度的设计,也能让学生一步步感受到不断深入文本的成就感。

任务2:谈一谈你觉得故事新鲜在什么地方?

预设:如第一个故事里谢太傅见飞雪而考子侄,家庭似学堂,此为一新;两个比喻一重一轻,这种对比中感受雪的特点,此为二新;谢太傅不直接点评,而是“大笑乐”,此为三新;元方七岁而言语有据,此为四新;元方以儿童身份指责大人之过,此为五新。当然,学生还可挖掘其他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是在前面朗读的基础上进行梳理,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体验到的三层味道已经让学生对故事有了逐渐深入的理解,而这个问题是让学生以分析归纳概括的阅读方法进一步体会“新语”之意,是思维的更高层次的活动。

活动二:赏中悟“语”

故事的新鲜,是“为有源头活水来”,“活水”就是语言。现在我们就来探究故事的语言,在不同角度的赏析中体悟作者如何以“语”表现“新”,以“语”塑造“形”。

任务1:完成下列表格,从句式、修辞、词语等角度体会两则故事的语言特点,理解人物言行风度之新。

形式

内容

效果(人物特点)

句式

修辞

词语

预设:

1.句式:

判断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疑问句:白雪纷纷何所似?

感叹句:非人哉!

2.修辞:

比喻: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对偶: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  词语:

“欣然”“差可拟”“未若”“大笑乐”“去后乃至”“友人便怒”“入门不顾”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离不开语言,古代汉语更是如此。让学生到文本中寻找能够体现人物特点的词句,就是对文字的深入咀嚼,人物风度在品析中立现。

任务2:这两个故事都体现了儿童的智慧,且都能看出家庭教养,但在内容选择上各有侧重,你能概括出各自的特点吗?

预设:第一个故事侧重体现家庭中集体聚会讲论文义之乐,表现了文学方面的审美情趣;第二个故事侧重体现为人修养之道,表明诚信的重要。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的设计是让学会体会个人的风采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从个人而家庭,寻找儿童成长背后的原因。

(三)  活动三:“新语”之风

“新”的背后是“语”,“语”的背后是人,是环境,“新语”的背后是魏晋时期的文化追求与价值取向,它集中体现了魏晋人物的风骨。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在个体的言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群体的风格,从而还原那个时代的风度。魏晋风度,究竟是什么?我们看一段补充材料。

屏幕:也许,这就是“魏晋风度”了:道德评判退隐,个人价值彰显。吸引眼球颠倒众生的,不再是功业、节操、学问,而是气质、才情、风神。或者说,正因为怀疑和否定了外在权威,才有了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

——《魏晋风度》

于是,在这样的时代,人内在的潜质与个性被不断地激发,文学与道德、哲学、美学共辉,清谈之风盛行,闲静超脱的追求被推崇,形成一种独特的魏晋风度。儿童如此,家庭如此,社会亦如此,故有魏晋风度之说。现在,我们再来看两个故事,进一步体会《世说新语》中“新语”二字的内涵和魅力。

屏幕:

孔文举有二子,大者六岁,小者五岁.昼日父眠,小者床头盗酒饮之,大儿谓曰:’何以不拜?’答曰”偷,那得行礼!”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任务1:概括三则故事的内容,联系课文中的两则故事,说一说魏晋时期的儿童有哪些特点?在他们身上有没有体现出一种魏晋风度?

预设:人物个性鲜明,言行举止大胆不拘礼数,思维敏捷,真实率性。

屏幕:真实而率性,正是魏晋风度的构成部分。——《魏晋风度》

可见,在这些儿童的身上,我们的确看到了魏晋风度的影子,一个追求自由、崇尚清谈、标新立异、率性真实的时代。

任务2:魏晋已远,文字犹在。今天,当我们感受独有的文字魅力时,可否让这种“新语”也走入我们现代的故事中?请同学们用你感受到的魏晋风格写写你的老师、同学、父母等,让“新语”迸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四)  课堂小结

同学们,与文言文对话,犹与古人交谈,在历经时间洗礼的文字里,《世说新语》成为一种独有的文化符号,让我们在妙趣横生的儿童故事里感受到一种极有魅力的“新语”,摇曳在文学的土地上,自在而美好。

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搜集一些《世说新语》中的故事,让那遥远的魏晋之风吹进今日之你我的心灵。

【教材新解】

徐志耀(南京市弘光中学):

对于《世说新语》二则的上法,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所见。我也说一点个人的看法,作为补充。其实,《世说新语》是可以当作微型小说来看的,因为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恰恰在短短的字句中,可以表现出鲜明的人物个性。《咏雪》一篇就是如此,虽然出场人物不多,但个性鲜明。我们上这课时,往往关注于两个比喻孰优孰劣,但却忽视了背后的个性体现。余映潮老师上面的教学设计中,就提到了谢朗说是缺乏自信,而谢道韫却自信满满,这个目光极高。但仅仅是一件事上就能体现个性吗?《世说新语》还记载,据说,谢安二哥谢据,喜欢上房熏老鼠。谢据早逝,儿子谢朗听人家说过熏老鼠的故事,但不知道是他父亲干的好事,而且别人还蒙他,说只有傻子才会这样做。谢朗也觉得很可笑,就经常嘲笑这种人。谢安听说这件事,就跟谢朗说,别人说的这事情我也做过,还是和你爹一起干的。谢朗一听,非常悔恨,把自己关在书房好一段时间,闭门思过。从中可见这个人的个性,虽然也有少年轻薄的一面,但还是比较谦退的。而谢道韫个性强硬,这才会有对自己丈夫作出“天壤之中,乃有王郎”的愤激之语。而还有一个人不能忽视,就是谢安。他本来是个不苟言笑的人,在一次与友人出海时忽遇风浪,大家都惊慌失措而他却安然不动。在淝水之战后战报送至,他看完后依然平静地与客人下棋,大家追问他战况时他才说了句“小儿辈大破贼”。但为什么听到几句话就会“大笑乐”呢?这一方面表现这场家庭聚会气氛的温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他对子侄的期望。谢朗曾经有一度对香囊爱不释手。谢安没有强迫他放弃,而是与他以香囊为注下赌,他赢了就立刻把香囊烧毁,以此来教育谢朗。这说明谢安对子弟教育既平和又严格,那对于极有个性的谢道韫,自然让他感到惊喜,也就情不自禁地“大笑乐”了。

袁海锋(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

统编本七年级语文教材收录了《世说新语·言语》中的《咏雪》一文。选文全文七十一字,可谓短小精炼。作为教学课文,除了让学生识记字词、疏通文意、记诵文章外,针对初一年级学生,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重点的把控还有哪些新的可能呢?文中撒盐与飞絮两处比喻是文章行文的重心,从修辞角度比较赏析,透析其内部文学效果生成机制,帮助学生更好感受文学之美;由此牵引到作文写作中,艺术原理的理解能让学生从总的文学规律出发,写出更富文学味道、人文情怀的作品。

教材在“思考探究”中设计了“把大雪纷飞的情景分别比作‘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谢安认为哪个比喻更好”的思考题。课堂则可以围绕此问题展开,学生讨论质疑,教师引导深化。

教师用书针对“思考探究”给出了这样的参考答案:从课文中谢安“大笑乐”的反应看,他更倾向于“柳絮因风起”的说法。这样的论断显然有失偏颇。事实上,“大笑乐”不应该仅是对谢道韫的赞赏,更是对此次内集和乐欢愉的感受外化,是对晚辈们横溢才华的认同。对这两处比喻文学造诣的高下之别的赏析,只能从相应的语句入手。

盐和絮作为喻体,呈现的是雪花这一本体两种完全不同的形态。盐絮虽皆色白如雪,但轻重之别截然不同。盐粒抛洒与落下都带着十足的力道,风中柳絮则在空中轻灵飘逸。对同一场寒雪的观看描摹,却出现了如此大的差异,这倒是怎样一场雪呢?学生眼里是怎样一场雪呢?《世说新语》的记录非常简单,但足以释清这场雪的具体情境。“寒雪日内集”,说明太傅谢安的内集之日是一下雪天气;由“俄而雪骤”可以推断出几点信息:一、之前雪正在下,但雪势不大,否则“雪骤”无从谈起;二、不久雪变得又急又密,课文注释“骤:急”,相对而言,《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急速”的解释则更能凸显当时雪情;三、太傅谢安“欣然”的是此时突变的雪景,其中“纷纷(《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释义为‘多而杂乱’)”可与前述“骤”呼应,他之后所命题目也指向这一雪情,谢朗与谢道韫的吟咏亦是指向于此。加上后文谢朗“撒盐空中差可拟”句对寒雪的描摹,可以将这场下在一千六百多年前的雪厘定为一场又急又密、杂乱而下的霰雪。谢朗的描摹无疑把握了霰雪这一特殊雪相,呈现准确而真实。正是因为他,我们才能穿越历史的阻隔感受谢氏内集的景象。谢道韫的吟咏则节奏舒缓而诗意,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让她的那场雪下得那么空灵飘逸,好似无意间的妙笔生花,却给她博了个“咏絮才”的美名。相比于谢朗描摹性的现实感,谢道韫独特的修辞却激发了独特的文学感。

回看《咏雪》,这场骤然降临的霰雪是此次“讲论文义”活动走向高潮的不可或缺的客观现实。它激发了谢氏叔侄三人雪日诗情。少了它,后文一切无从谈起,这场文学奇遇便无从发生。谢朗的以盐喻雪,无疑把握住了这场雪的客观真实属性,写出霰雪之骤急、杂乱,却忽略了文学表现的形象性,失却了文学虚构这一最能就近艺术真实的法器。这里的形象性不是指雪与盐的形似,而是作者的由雪激发的赏雪之情与粒盐之间的形似。谢朗将意象本身的形象性与激发情感的霰雪的真实性等同,切断了怜雪之情与赏雪之境间的联系,修辞的美感没有顾忌,只是忠实地记述,抒情且不可得,更遑论更为高层的文学美感了。他的诗给人的感觉只能是太实太硬,不够艺术,更不够美。谢道韫在意的好像并不是眼前的骤急的霰雪,“未若”二字隐隐表明她看到了谢朗吟咏的“实而不华”,并由此出发对这场雪做了更多美的艺术升华。这一取向让她有意识地忽略了这场雪的真实状态,进而能让她的思维跳出客观真实的束缚,运用想象这一虚构手段,选择柳絮作为喻体。柳絮纷飞乃是暮春景象,以柳絮喻雪,既写出雪花空灵飘逸的唯美形态,又让人好似感觉到了暮春的温暖,让人一时间忘却了寒气逼人的冬日之苦。她用柳絮拉开了自身与霰雪骤陨之客观现实的距离,同时也拉近了柳絮与内心情感之间的距离。冷寒的霰雪反而触发了作者内心的惬意、欢喜之感,激起了人们对满富生机的春日时光的期待。相较于盐粒的晶莹、急坠,柳絮的轻盈灵动洁净与她内心对雪的想象更契合妥帖,也更让人喜爱。柳絮对情感的抒发也更加真实,更加形象,更加丰盈,更加饱满。以此论断,谢朗与谢道韫相较,毫无疑问棋输一着,效果也就差之千里了。

这些东西,或许有点难。但对于学生理解文学,理解文学的现实感修辞感与文学感的关系,却是必不可少的原始积累。


本文为“中语智媒联盟”——“中学语文同步教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657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662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143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732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83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036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26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68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15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41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73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470评论 4 33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26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5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95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584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76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