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作业。”课代表站在我旁边。
闻言,我面颊抽搐,抱头而泣,在黑暗中硬生生挤出一个笑容:
“你说,连作业都整不完的我,怎么给她整个世界。
在B站的视频区,最近很多博主都拍摄着这样的视频,与之相随的是满屏的弹幕“老网抑云了”、“老抑郁症了”。
看到这样的玩梗,我心内五味杂陈,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网易云变成了网抑云。
这几年,在国内一众APP中,哔哩哔哩和网易云音乐绝对是死忠粉最多的APP。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这两个APP有着很强的互动性。比如网易云,有非常热闹的音乐评论区,有好友动态的分享,还有精准的每日推荐,大量的正版音乐。
在外忙碌了一天的年轻人,下班后回到一个人的房间里,享受孤独,却也害怕孤独。哔哩哔哩和网易云就成为了他们连接世界的纽带,伴随着弹幕看看视频,看着评论区听听音乐,就好像不是一个人在看视频,不是一个人在听歌。
深夜的网易云评论区,是焦虑和丧的聚集地,但我认为这无可厚非,每个人都需要宣泄负面情绪,才能在第二天醒来后,继续鼓起勇气去做个社畜。
可不知何时起,“抑郁”变成了一种逼格。
“不抑郁的互删吧,别人都抑郁,就你一个人开心,你不觉得不好意思吗?”
看来在网易云,抑郁症才是王者。
不知道是不是有幕后推手,网抑云这个梗就忽然火出了圈。现在只要打开网易云,你就能看见”人均抑郁”的评论。
其中摇滚和民谣圈绝对是重灾区。
比如听首摇滚,要先写万字小说。句子也不追求逻辑,云里雾里就好。
而在民谣圈,几乎每首歌下都有这样一句评论“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总而言之,在网易云这里,歌曲歌词其实不重要,评论区才是主场。在这里,十几岁的小年轻分享自己历经沧桑的爱情故事,再套上著名的几句金句。立刻就能收获很多赞和回复。
有的人8岁就死了,80岁才埋
人生从来没有等等,只有不断向前
xxx,你一定很孤独吧?
你等过一个人吗?从满心欢喜到满目疮痍.....
悲伤的人都爱看日落....
玫瑰是我偷的,你爱的人是我杀的,不爱你是假的....
看到这儿,80后和90后的朋友是不是觉得莫名的熟悉和羞耻。这不就是当年8090后非主流时期的QQ空间火星文嘛。
长江后浪推前浪,8090后忙着赚钱养家还房贷,逐渐从网易云评论区退出。
而00后接手了这个舞台,成为了评论区的主力军。
让曾经的网易云弥漫着忧伤、孤独、抑郁的气氛。
作为一个经历过非主流时期的90后老阿姨,也实在不能昧着良心说一句“无病呻吟”。
毕竟,这都是成长的一个阶段。
我不知道是什么人把网抑云炒成了热点,但是我一点也不喜欢玩弄这个梗。
即使网易云现在被00后攻占,即使有很多人在用抑郁博眼球。我依然不喜欢网抑云这个梗。
“抑郁症”是一个严肃的话题,无数的人因抑郁症陷入痛苦,甚至失去生命。
根据官方数据统计:
每年中国都有20万人因为抑郁症自杀;
它是导致中国青少年自杀率常年稳居世界第一的首要原因;
预计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困扰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的第二大疾病……
这些沉痛的数据不应该被玩梗。
网易云评论区,作为一个亚文化聚集地,的确有很多人在伪装抑郁症,无病呻吟。但也有很多真的抑郁症患者在这里倾诉自我甚至需求帮助。而主流社会的玩梗和娱乐化,会让这些抑郁症患者产生强烈的“病耻感”和“自我污名化”,长此以往,他们会耻于倾诉,耻于求救。
一项研究显示,在抑郁的患者中只有30%多的人愿意求助。还有追踪研究显示,病耻感越严重,抑郁的状态也会发展得更严重。而主流文化将抑郁症娱乐化,会更加重患者的病耻感,不愿意求救。
想想一个抑郁症患者,打开网易云,微博,抖音,B站这些主流APP时,满目的“老抑郁症了”、“老网抑云了”,会作何感想?
这场娱乐,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所以,我一定也不喜欢网抑云这个烂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