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五年左右的病史,从高一到大学,割腕自杀过一次,当时不懂割腕死不了人,只是下了狠劲,两三根筋都断了。
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去医院检查过。
上了大学才知道这是抑郁。
我算是重度抑郁。
最严重的时候,像行尸走肉一样,自我判断能力完全下降,对外界感知一点点风吹草动就能把我压垮,作为一个曾经的小学霸看书看一句话要花两三个小时,老师说完上课接下来四十几分钟就只看见老师的嘴巴在哪儿张来张去完全不知道在说什么。
自杀的原因,是因为根本控制不了自己,那个时候仿佛有另一个自己告诉自己,你去死吧去死吧。
原来人的情绪真的可以强大到割腕的时候真的不觉得疼的,一点点疼都感觉不到,就只浑身发冷发抖然后睡死过去。
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仿佛跟这个世界的联系断开了,在黑暗中反反复复周而复始。
今天天气不好,都能瞬间涌起想死的欲望。
这是过去的我。
我如何走出来的呢?
准确的说,不算康复,我学会了跟抑郁和平共处,跟想死的欲望一起生活,也拥有了正常的生活、学习状态、跟人交往的状态。
这是今年做一个心理成熟度测试时写的话。
这只是一次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但不一定适合于每个人,所以当发现无用时,不用指责自己,因为每个人的病因和性格都不尽相同。
1、重建反馈机制
当时我休学了一次,这是第一次休学。
这次休学把我彻底清空了一样,就是像一个新生儿的学习状态。
休学回来后,重读大二,新环境,就想着要重新开始,如果那时候已经有那句流行语的话,那我当时想的应该是“过去的我已经死了,现在站在你们面前的是钮钴禄✘✘”。
我那个时候已经看了很久的心理学,已经搞明白自己生病的根本原因,就是原生家庭的问题,但我当时根本就不可能有力量去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我准备“围魏救赵”,以塑造不错的外围环境的精神力量滋养来培养我坚强的内心。
这个时候,我的内心还是很脆弱的。
所以,我开始有意识的选择跟身边的人打好关系,让他们成为我的朋友,这样他们就会对我很亲切,有意识的给我生活的环境营造一种安全感。
这种安全感的滋养是巨大的。它是潜移默化的去影响你的潜意识。
因为主观上知道道理是没有意义的,重要的是去如何影响自己的潜意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塑造你精神世界的积极性。
这一点将贯穿整篇文章——如何去影响你的潜意识,改变它,塑造它。
跟过去的老友也保持着联系。通过我一次又一次的帮助他们,让他们对我有更深的感情,再度滋养我,同时也是让我觉得我是一个有力量的人,可以被他人依赖和信任的人。
但是要注意,帮助他人,一定要是自己举手之劳的事,顶多随着力量的增强可以变成尽力而为,但也绝不可竭尽全力,因为你的力量有限,是一次次积累来的,如果一次性消耗完,你很有可能马上就被掏空。
对于一个精神力量薄弱的人,积累积极的精神力量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尝试一次性消耗自己也是非常重要的。
重建反馈机制,就是重建外界的反应反馈到你的意识世界时,你如何去判断它的一个过程。
由原来被动承受,被动判断自己,转变为主动改变自己生存的环境,有意识选择进入自己意识世界的情绪,以及模仿,看一般情况下,普通人,是如何面对外界的,他们是如何对外界这些事做出判断的,然后告诉自己,你如果做出其他负面判断,就是你想多了。
整个过程我都是从小事做起,反馈也好,判断也好,都是从小事做起,很小很小,小到帮不帮你占座,能不能帮我带饭这么小。
这个时候节奏是非常慢的,因为你需要像对待婴儿一样去对待自己的内心,不要想马上就大步走,否则很容易反弹。
你要像建房子一样,一步步的打好自己的地基,一步步的修建这个房子的形态。
注意一点,这个过程,还包括主动向他人提出帮助,这样成功了,会滋养你的内心,所以一定要找靠谱的人,值得信赖的人,一定不会拒绝的那种小事开始做。(不要道德绑架,是譬如帮我拿一下书那么小的那种事)
第一个过程就是慢慢搭建自己的内心,不要急。
这个做了一年左右,然后内心积极力量积累的差不多的时候,就开始了下一步。
这个文章要写真的太长了,所以慢慢更新吧,有反馈就更快点,因为真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花了差不多两三年的时间,成长为现在的样子吧,所以很多小细节需要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