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早播,听到老师讲她刷到的一个爆款视频,大意是一个中学生在为自己的同学发声,说他放弃了打游戏,喝奶茶,就是为了从零花钱里省下钱来买一双自己喜欢的鞋子(价值1000元),但同学的父母很反对,这位男孩认为他的同学是在通过自己的努力的情况下,去为自己买喜欢的东西,并没有张口找父母要,这是值得鼓励的。并且从买些这件事中可以让自己感受到“我值得”的感觉。
其实,关于花钱这件事真的值得我们家长和孩子好好的去沟通。老师说到,对待青春期的孩子,更多的应该是和他们去开展交流、探讨,而不是引导。因为只有交流,才是将双方摆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引导则是显示了家长的高位,这本身就已经是不平等了,所以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教育、引导是他们最反感的事情。对于年纪小的孩子才适合引导,而面对大孩子,家长的姿态则应该是交流、探讨。另外,不要试图通过所谓委婉的方式去引导孩子,初心不对,他们是能敏感觉察到的,那接下来的对话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透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背后更多的意义:一是买鞋这个孩子其实是想感受“我值得”的这种感觉,这是完全没问题的,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长的确是要给他们创造这种感受。二是,我们要教会孩子区分“需要”和“想要”的区别,现在不是流行一种说法嘛,“少即是多”,我个人是很赞同的,毕竟物质世界是非常庞大的,我们永远无法用物质来满足自己所有的需求。倘若能够减轻物质层面的需要,那么我们就可以留出更多的财富和资源去满足自己非物质层面的追求。事实是,我们要将想要的,多放在非物质领域(金句)。三是,我们需要和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探讨钱怎么来,钱怎么去。
说到这里,老师还读了自己写给女儿的一篇小作文,令大家非常感动。大意如下:
1.生活中有很多动东西都是需要用钱去购买的,父母辛苦工作也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更多的价值,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
2.强调“节约”并不是吝啬,而是希望孩子可以明白钱是如何来的,是通过劳动和努力换取的,所以要学会珍惜。
3.生活中让我们感受到幸福的其实并不是物质,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满足,能让我们感受到和平和幸福的其实都来源于内心的安稳。
4.我们鼓励你追求任何你想要的东西,无论是一双一千块钱的鞋子还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5.要学会区分“想要”和“需要”的区别,未来你可以自己去慢慢感悟,去体会。
6.一个人的价值必须要超越物质。
最后,要记住:爸爸妈妈对你的爱,比这世界上所有的物质还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