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模样

在我看来,陈行甲是一个幸福的人,因为他的内心是充盈的。他的笑与泪,都是以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所雕琢出的幸福的模样。

陈行甲是何人?俞敏洪说:“如果说现在这个时代,还有纯粹的理想主义者,我想那个人就是陈行甲了。”陈行甲先后在湖北大学、清华大学、芝加哥大学求学,202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2016 年在即将提拔时辞去了公职,转而投身于公益事业。正是在公益路上不畏艰难风雨兼程地跋涉中,他收获了幸福。

在关爱弱者的实际行动中获得满足,是一种幸福。重症患儿阿亮的母亲将生命垂危的儿子抛弃在医院里,七天后才被陈行甲的公益工作者找回。面对这个“可恶”的女人,陈行甲没有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谴责她,而是以一种悲悯的情怀体察到了她的痛苦与挣扎。他看到了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爱和奋不顾身,也理解她无能为力的绝望和逃避。最终,阿亮死在了母亲的怀里,母亲也终于有勇气面对儿子的死亡,开启自己未来的新的生活。陈行甲的善举,何尝不是在救人性命呢。当他看到这位母亲再婚后与幼子贴面而笑的照片时,他脸上的欣慰,便诠释了幸福的模样。

在不断前行的过程中找到真实的自我,是一种幸福。弃政而转身公益,抛弃了大好的前程而去为弱小者殚精竭虑,陈行甲的选择是世俗之人难以理解的。但是,他从不后悔。他打造出了一支充满爱心又坚韧不拔的公益团队,他在进行公益事业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天塌下来我来顶,地陷下去我来填”的责任担当,他还扶持新的接班人走好下一程,将这项伟大的事业进行到底。他曾经是为民请命的县委书记,“先天下之忧而忧”是他的幸福;而今他是一个作家,用手中的笔为自己画像,生动描摹出了幸福的模样。

在成就自我的征途中得到亲人的支持,是一种幸福。陈行甲的这份幸福感,来自于儿子阿鱼。这位毕业于北大的高材生,俨然是父亲的同行者。他为父亲编写捐给山村儿童的书籍,并亲自将其中的一部分古诗译为英文;他为父亲的自传《在峡江的转弯处》进行策划,从书写风格到内容组织都仔细斟酌,给父亲带来了很多创作的灵感。他亲自为书籍题跋:“经历过辉煌与荒芜,忠于灵魂,重启人生:他的人生之路,远看是前行,近看是归乡。”他不仅是儿子,更是知己。有子如此,怎能不感到幸福?与儿子相携走在前行的路上,这温馨的画面便是幸福的模样。

所以说,陈行甲是一个幸福的人。他让我们看到了幸福的模样:虽千万人吾往矣。去爱,去拥抱,去流泪,去呼喊,去成为自己想做的那个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