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今天下点猛料,说说中国特色教育,文中的观点基本都来自于权威作家(比如鲁迅),我想这更能让人重视。
/中国特色育儿方式/
有一位教育家说,中国人习惯将儿童当作成人,却将成人当作儿童。
的确,在传统教育下,我们要求儿童读圣贤之书,背唐诗宋词,而这些很多成人都不一定理解。虽把儿童当成人一样对待,却只是注重知识的灌输,不注重‘人格平等’等精神方面的建设。
等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习惯处处管着。无婚姻选择的自由是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很多情侣因为家庭的反对而告吹。这个情况,中国人也有自己的一套说法,认为“长辈能不操心吗”“孩子的幸福自己能不把关吗”。
教育家给了另一个说法:“中国人从儿童教育开始,父母只会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成长,关心孩子吃好穿好,而忽视了独立精神的培养,孩子长大后,就无法独立解决面临的大问题,比如婚姻,需要家里安排相亲,自然就需要父母操心”。
要求儿童去吸收超出他们理解力的事物,这种用外力强加的办法,养成了他们“依赖外力管控”的人格,慢慢的,所有的大事小事,都需要依赖父母等其他权威去操心。
在传统私塾中,要求儿童去背诵自己理解不了的东西,时间久了就会觉得无趣。塾师的唯一方法,就是严,他必须经常板起面孔恐吓学生们,还备有教鞭,随时伺候不听话的学生,这一切,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是不健康的。中国人不太关心身心健康,所以比较喜欢严格的老师,认为老师是为了孩子好,为了让孩子学更多的知识。殊不知,除了知识的灌输之外,身心健康发展也是很重要的。
中国人对下一代的教养,并不着重发展“个性”,而只是去迎合别人,碰见街坊邻居要求叫叔叔阿姨,而不顾孩子当时的心情,也不顾孩子的性格。
其实孩子如果是比较内敛的或者当时心情不好不想搭理人的时候,一味要求其表现出很有礼貌的样子去叫叔叔阿姨(有时候一天要叫很多个叔叔阿姨),会让孩子对这类事情产生排斥,久而久之会产生恐惧,宁愿呆在家里,也不愿出去面对这种强制的“人际关系”,因为如果碰到了叔叔阿姨之类的长辈而不叫,会被扣上一顶“没有礼貌”的帽子,回家得挨骂,被骂不懂事。
中国人认为孩子碰到长辈必须表现得礼貌,他们在意的不是孩子的意愿,而是别人的看法,他们也生活在恐惧中,恐怕别人说你的孩子不懂礼貌,人言可畏,但无形中,伤害了孩子,这样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不利的,家长面对此类场景,如果为了孩子好,一个比较好的做法是不强求孩子,哪怕伤一点自己的面子也无所谓,这就是一个父母的担当。
中国人对子女的感情训练,也不是准备使其独立,而是使其永远地对自己依附。鲁迅在杂文集《热风》里如是说:“所有小孩,只是他父母福气的材料,并非将来的‘人’的萌芽”。小孩有出息,亲戚朋友会夸其父母“你们真有福气”,在中国,出息指的是做大官、赚大钱之类功利性成就。
/少年老成/
中国人的教育,教的是“做人”,育的是“身体”。
从小教育如何做人,使得一个人过于早熟,变得老于世故。所以中国人的称呼里,不是“小张”“小李”“小孙”就是“老张”“老李”“老孙”。
虽说少年老成是普遍现象,但是中国人的青春阶段一般过的比较窒息,初中、高中甚至在大学都不准谈恋爱,长辈的说法是怕影响学业。这种从小管到大,只注重孩子吃好睡好不注重独立精神培养的文化使大多孩子成为了这样一类人:身体已经开化,理应散发青春的魅力,心理却还被抑制在儿童未开化的形态,亦即“巨婴”。
于是,很多年轻人,索性就早一点结婚,要么,就长期蹩在那里,将大好的青春凭空浪费掉,有些二十六七岁的女孩还拖着一对辫子,保持天真烂漫的外观。然而,另一方面,却又十分老练,或者爽朗大方,在人情往来方面也知之甚多。因为中国的青少年,外表普遍比较嫩,不少去美国留学的人,虽然已经读到博士,却被其他国籍的人误以为还是十四五岁的中学生。
结尾讲个小故事:
有一天,项橐见到孔子时说:“听说孔先生很有学问,特来求教。”
孔子笑着说:“请讲。”
项橐朝孔子拱拱手问:“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
孔子听后说:“你真是问得怪,江河湖海,什么水都有鱼;不管柴草灯烛,什么火都有烟;至于植物,没有叶不能成树;没有枝也难于开花。”
项橐一听格格直笑,晃着脑袋说:“不对。井水没有鱼,萤火没有烟,枯树没有叶,雪花没有枝。”
孔子叹道:“少年老成啊!老夫愿拜你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