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八达岭》解析
浓墨淡写涂丹青,
志到边隘雨中行。
始皇姜女今犹在,
彼时长城非此城。
帝王虎符传边关,
十万峰火百万兵。
众志铁砖保疆土,
东海西域万里城。
山外青山岭中岭,
城连铁城峰接峰。
层林尽染放眼望,
时隐时现似银龙。
登攀陡坡站高台,
好汉一声万古名。
游人如雨天下客,
中华古迹显雄风。
解析:现存的长城,至今约二千多年,是秦朝为了御敌所建。
建万里长城,当时是劳民伤财,只因建长城而累死的劳工就有数百万。
后经历代修建,时至今日我们所看到的长城,是中华民族用自己的智慧,用他们的血肉之躯,在这险峭的崇山峻岭之中,从西域到东海,历经多少年,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这在世界史上是前无仅有的、历史不可磨灭的一项伟大工程。
今天,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重登这世界历史古迹,无比感慨,情由心生,写下了以上诗句,简略解析供分享。
解析:
浓墨淡写涂丹青,
志到边隘雨中行。
第一句诗意为:在去长城的路上,穿山越岭,在毛毛细雨,雨雾笼罩中驱车前行。放眼远方,近看两边,似画非画,浓墨淡写,就好象人在美丽壮观的山水画中行进。
虽然下雨行进艰难,为到边隘去看这诱人的美景、去登这雄伟的长城,再大的雨也阻止不了我们前进的路程。
始皇姜女今犹在,
彼时长城非此城。
第二句诗意:看到了长城,就想起了秦始皇和孟姜女的故事,就好象他(她)们今天还在一样。但那时的长城和现在看到的长城,其存在的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
帝王虎符传边关,
十万峰火百万兵。
第三句诗意:万里长城修好后,相隔不远就修建一个烽火台,烽火台及长城上有重兵把守。每当有匈奴入侵时,烽火台上狼烟四起,边关告急,帝王虎符(兵符)传到边关,百万大军守城抗敌,保国为家。
众志铁砖保疆土,
东海西域万里城。
第四句诗意:承上启下,万人一心,同心协力,用坚固的“铁砖”筑牢长城。从东海至西域,坚固无比的钢铁长城,确实能防御以马上优势强悍的北国匈奴。
山外青山岭中岭,
城连铁城峰接峰。
第五句诗意:今天我们来到长城边,登上长城之上,放眼眺望,山中有山,岭中有岭;长城时隐时现,城墙连着城墙,一个烽火台接一个烽火台在各个山峰上高高的站立,真是雄伟壮观。
层林尽染放眼望,
时隐时现似银龙。
第六句诗意:站在万里长城之上,放眼眺望远方的景色,层林尽染,江山如画;再看那长城,时隐时现,在阳光的照耀下,在彩色的层林衬托下,多么象一条巨大的银龙穿卧在崇山峻岭之中。
登攀陡坡站高台,
好汉一声万古名。
第七句诗意:“不到长城非好汉”,到了长城必须去登“好汉坡”,因这坡是七十多度的斜坡,脚下较滑,如不扶着边上的拦杆,登上去却实费力。
登上这好汉坡后,就到了最高的烽火台前,在此处向四方观望,都可看到时隐时现、重重叠叠的“银色”长城,壮观美丽无比,因而可以被称为到长城的好汉(好女)了。
游人如雨天下客,
中华古迹显雄风。
第八句诗意:为结束语,是说中国万里长城,威武壮观,天下闻名,吸引了天下游客来此游览。这些游客多的象雨点样,来到长城观看,留恋忘反,就象天上下的雨一样,沾在地上都不想走了。
综上所述:中华之大,古迹之多,但没有哪一处文化遗产、没有哪一座文物古迹象长城这样古老、这样雄伟和这样闻名于世!
虽然这长城的初建和现在所见的长城意义不同,但它确实是我国劳动人民用无数的汉水及生命、用最聪明的智慧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代代相承而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
中国因长城而闻名,因长城而变的伟大。
我爱这万里长城;更爱这伟大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