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在几年前某网站标识这本书想读,我都快忘记当年想读这本书的冲动了。对于作者,梁文道,一直有莫名的崇敬,不仅是他阅读的广泛,是我所追求的目标,更是他知识的面广。知识面广用通俗的话讲就是涉猎广泛,懂得多。懂得多,在现在这个社会非常重要,大到学术和科技所谓的学科交叉能产生新的发现和发明,小到一个农民的农副产品售卖借助与互联网的帮忙,这些都是所谓“懂得多”能够带来的方面。但“懂得多”是一个结果,其中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不是考上硕士博士就能达成的,即便是很多兢兢业业一辈子的学者,都无法达到这个高度。就拿“国学大师”季羡林举例,当年国家把这个荣誉给他的时候,就有很大的一部分反对声音,说他仅仅是一位语言学家,配不上“国学大师”这个称号。想要到达这种状态,或者说一直追求在这个状态下,必须要有一颗开放的心态,一个用于接收新讯息的心态。接收新讯息,当然不是指天天刷新闻,因为按照现在的科技水平,你只会刷到和前一条新闻相关的适合你偏好的“新闻”。
书的封面有一句话:
本书所集,卑之无甚高论,多为常识而已,若觉可怪,是因为此乃一个常识稀缺的时代。
这不仅是一个常识稀缺的时代,而且是一个常识被稀缺的时代。科技的能力,让我们飞天遁地,也能让我们只能往一个往一个方向飞,向用一个地道遁。书中虽然是时事评论,按照作者自己的话讲,出时事评论的集,是很容易失去“时效的”,不但当年的时间已经相去甚远,而且很多的依附在时事上的观点会随之淡去,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当年的事件不断在重复,这些观点历久弥新,这就造成“江山不幸诗家兴”,落得两厢可悲。
可惜的是,现在来看那些评论,还有可取之处。我们倒是宁愿相信一些改变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也不愿去相信话中所带出的悲伤一面。上篇,大多是针对当时发生的国内时事所做的点评,下篇,是对国际形势和事件作出的看法。全集的可看之处,是一种独立的观点,在很多的篇幅上,都能看到正反双反的观点罗列,然后作者再举出自己的想法,特别符合时评风格的就是,很多篇幅最后都是已问号结尾,留给读者自己去思考的空间,而非强压式的感叹号。
书名取为《常识》是对经典著作托马斯潘恩《常识》的致敬。名字的含义也很简单,原来作者认为应该人人都懂的道理,竟然需要别人专门立书作传来阐述,缺乏这些基本常识,何以立身自处。可惜,我们不管两本《常识》出书多久,传播多广或者不广,还是需要别人来教我们公共场合不要随地吐痰,常识已经变成一种稀缺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