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醒来,我的眼前都有一片迷雾,我伸手想把它拨开,让阳光透进来。
这种感觉持续了近一年半,从我当妈开始,每天早晨大脑都一片混沌。之前上课的时候,老师建议我们利用每天早起的时间写作,我一直跃跃欲试,只是起来时大脑里一团浆糊,全身乏力。我一直以为这是因为我睡眠不足造成的,睡太少、睡不好,这些体验我不只一次经历过,因而也不太当回事。只是在听了TED演讲《没睡好的人,脑子里都是垃圾》后,我觉得我有必要开始认真面对我的睡眠问题。
在这个演讲中,演讲者提到,我们大脑里有个区域储存着干净的液体CFS(脑脊液),在我们睡眠的时候脑脊液会通过血管外壁将大脑细胞工作时产生的废物清理掉。这就像我们在工作日时没时间做家里的清洁,等到周末,在我们空闲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打扫卫生,让家里恢复干净变得舒适。试想如果你一个月没有清理家里,充满油污的厨房、散发臭气的厕所、落满灰尘的卧室······你愿意住在里面吗?那如果是你的大脑充斥着垃圾、填充着废物,你能够思路清晰地工作、心情愉快地生活吗?
没有人愿意在肮脏的环境中停留,没有人愿意处于无休无止的疲惫。在当妈以前,我经历过一段长时间的失眠,那段日子,我藉由咖啡来让自己保持清醒。回想那段时间的生活,我不确定是否能用“咖啡成瘾”来概括。咖啡因给人带来短暂的兴奋与快乐,但是,那段时间,我生活的底色是灰色的,眼前迷雾重重、大脑一团浆糊、心头压抑沉重,我做什么事都无法专注。不管走路、吃饭、读书还是与人接触,我感觉自己随时都有可能情绪失控,仿佛瞬间就能掉下眼泪。
这种状态也影响到了我的睡眠,每天夜里,我都害怕睡觉。准确地说,我是在害怕自己睡不着,那种恐惧感让我辗转反侧,感觉身体被洞穿,所有能量、快乐、正面的磁场都从那个洞口里流走,我抱着枕头想把那个无形的洞堵住,但是一切都是徒劳。如果我起床做其他事,疲惫往往又让我无法专注,日子就这样持续恶性循环。
经历过这样的生活后,我对睡眠的态度改变了,如果我害怕睡不着,干脆就不要强迫自己睡着。换句话说,我变得不再把睡眠看得那么重要,睡不着也无妨,我醒着就好。这种改变让我克服了睡眠的障碍,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的睡眠质量得到了提高。然而,在做妈之后,这个方法不再奏效。尤其是在最开始的半年,睡眠成为我的稀缺资源,夜醒是家常便饭,紧张与疲惫带来的睡不安稳始终相伴。如果说之前我靠着“轻慢睡眠”让自己度过难关,如今,长时间支离破碎的睡眠时间、无法睡到自然醒、失眠与多梦······这些让我大脑板结、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再次开始干扰我的日常生活,与之前不同的是,现在的我不仅要照顾好自己,还得承担照顾宝宝的责任,我需要更多的体力与能量而不是“睡不着我就醒着”的自我催眠。
想到自己的大脑里充斥着垃圾与废物,这不免让人恐慌。而每天清晨不情愿地起床,伸手拨不开眼前迷雾的混沌感让人难受。要消化掉这些不适的感觉,正视自己的睡眠问题并积极着手或许才是治标又治本的答案。记得三年前,我因为一次车祸进了医院,在那场三车追尾的事故中,我坐在第二辆车后排的中间位置,两次撞击让我的左脸当场就肿了,送急诊之后我被推去照了脑CT,也是在那一天,我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大脑是多么重要。万幸的是,颅内器官没有损伤,我只是软组织受损。
这次事件只是场意外,然而大多数时候,我们的注意力都聚焦在器官是否受到外来的威胁与伤害,却忽视了睡眠问题导致的大脑长期慢性受损。在演讲中,演讲者提到当大脑工作时,会不停产生淀粉样β蛋白。在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大脑细胞间隙中,这种蛋白生成、聚集,无法被及时清除。虽然目前为止,并没有研究证明睡眠缺乏或者低质量睡眠会导致老年痴呆,但现有的数据的确证明沉睡时大脑会加快清除淀粉样β蛋白的速度以及睡眠不足与低质会加重老年痴呆等病症。
这个结论让我颇感意外,更重要的是,这让我下定决心要为自己改善睡眠状况作出努力。我承认,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我本可以睡得更多更好,虽然带小孩让我身心俱疲,但平心而论,不管是睡眠状况还是其他方面,我并不是没有机会做得更好。每个月做计划的时候,我都将每天保证7.5h的睡眠作为健康目标之一,然而目前为止,我没有一个月在这个项目上达标的,说到底,还是我的执行力出了问题,或者说,我根本没有真的把睡眠不佳当作一个需要付出努力来解决的问题,无所谓的心态在面对逆境时或许可以降低我们对不适的敏感度,但这绝对不是解决问题应对挑战的正确方式。
这个演讲让我感到是时候为自己做出改变。在这个被春困绑架的季节,如果把乏力归咎于春天的来临熬一天算一天,实在是自欺欺人。不管事情再多,放下自己“求全”的心态;在睡前半小时把电子产品放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加入早起打卡,每天清晨为自己订好只做三件事的目标;能在2分钟之内做好的事,立马动手即刻解决。
一年之计在于春,从解决睡眠问题开始,趁着万物复苏的时节认真面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为今年开一个好头。期待自己再一次升级打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