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猴年上班的最后一天
早晨出门的时候,整个城市已经安静了,车很少。
微微的阳光透过树叶洒落在路面上,留下了叶子好看的影子。原来路边的小幼儿园,似乎在一天之内拆成了废墟。这是这个城市辞旧迎新的方式吗?
能在路上遇见的,只有同事。你今年回家吗?不回,已经连续三年不回家了。
其他上班的人都已经回家过年了,原来拥挤的停车场也宽敞了不少。
你呢?你回家过年吗?在医院的饭堂遇到同事,其他可以提供早餐的小店也已经关门。幸好,我们还有饭堂。
“明天一早的飞机”,希望能在除夕晚上的10点能够到家。
回家,是的。过年回家几乎是一种信仰。机票不打折也要回家,抢不到票也要回家,没有钱也要回家。
今年我不回家。我已经好多年不回老家了。
自从有了孩子,每年都是父母到我这来过年。医院工作,假期很短,扣掉路途上的时间,还要各种调班。
其实,更多的。是离家太远,太多年,把同学都丢了,不再有联系,亲戚之间也远了,没有什么共同的话题。老家繁琐的规矩又多,吃吃喝喝、家家拜年,还有就是发红包。可是,没有什么滋养我自己的心灵。
对于我来说,翻翻书、写写字、看看电影、陪陪孩子,就觉得特别满足。
和亲戚之间的联系,就用微信建了群,发几个红包,大家开心一下。
春节对我的意义,大概就是一个悠长的假期。
当然,我会和老爸老妈聊天。
当60多岁的人回顾过往的时候,看命运的变幻,沉沉浮浮,也会有很多感叹,现在我们家在亲戚当中还算过得比较殷实,所以特别感谢命运。
我不是家族中最出色的孩子,虽然,中间也有波折,现在看来也还算不错。谁知道呢?
像我这样不那么在意春节的传统,会给孩子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印象,他们会想要过一个什么样的春节?
我还记得小时候盼望春节的心情,红包、糖果、新衣服、爆竹;读书时,放寒假迫切想要回家的渴望;刚毕业时,习惯过年就要回家,否则不能忍受那样的孤单。
人慢慢成长以后,大概会理解孤独是人生永远的主题。人群中的独孤比一个人的孤独更让人难以忍受。所以现在的我,缺恐惧回家过年的繁文缛节,浮于表面的人际交往,宁可选择简单地在异乡,和最亲近的家人一起简单生活。
我终究,离开了那个故乡的小城,小城里的人逐渐与我远离,故乡的小城不再是家,只是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