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很多新手爸妈从婴儿开始学说话就给孩子看各种电视节目,比如动画片、英语节目,或让孩子跟着视频跳舞。
且不说长时间接触电子屏幕会影响孩子视力发育,过早让孩子接触任何形式的节目会对他们日后尤其是上学期间注意力集中方面产生不良影响。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孩子在2岁之前不看电视。
既然不允许孩子看电视,为人父母就得以身作则,别制造诱惑。也别2岁之前不准看,2岁开始疯狂看,要循序渐进,由几分钟到十多分钟、甚至更长时间过渡,控制好每次看电视的时长。
励志畅销书《少有人走的路》以及一些积极心理学方面的书籍都提到“推迟满足感”。其中最爱提到一个冲动训练的实验:给孩子1块饼干,告诉TA可以选择现在吃,也可以选择15分钟后吃,若能等上15分钟就可以再得到1块饼干。实验证明那些愿意为得到承诺的2块饼干而放弃吃掉眼前1块饼干的孩子,以后在学业甚至事业方面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推迟满足感的能力因年龄而异,年龄越大的孩子忍耐的时间更长。
今天还想分享几个育儿中的问题,观点参考“西雅图太平洋大学公开课:婴儿大脑规则”。
1. 像孩子一样跟婴儿讲话。
有人说像大人一样跟小孩子讲话,小孩子会更成熟。实际上,婴儿的声带尺寸只有成人的1/4,只能发出高音调。大人对小孩讲亲子语,孩子才能学得更快。慢而有旋律的语调,有助于帮助他们分清音节并模仿讲话的特征。
2. 夸孩子聪明有错吗?
我们总说要多夸奖孩子,孩子才能自信。说法并没有错,但是夸奖也是要讲方法。盲目地夸孩子聪明,孩子往往会在学业上表现更差。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本来就很聪明的孩子沦为了所谓的“差生”。
孩子考了100分回家,你说:“宝贝,你真聪明,棒极了!”他就会把成绩好归结成自己智商高。以后若是考了60分,就认为自己变笨了,所以考不好。
当孩子拿着100分的成绩回家时,你说:“宝贝,考得这么好,说明你学习很用功,值得鼓励。”那么下次若是考了60分,孩子就会认为是自己学习上没有努力,会用心准备以后的考试,而不轻易放弃。
在帮孩子总结原因的时候,我们不能归因于那些固定的、永久性的原因,比如聪明、智商高等。而应找出那些可变、可控并能学习提升的因素,比如勤奋、努力等。否则孩子将所有结果认为是一成不变的,长此以往思维模式固化,就不会主动去改变现状,即所谓的“习得性无助”。
3. 与孩子产生情感共鸣。
孩子养的宠物金鱼死了,你告诉TA这很常见,是生死轮回,就否定了孩子的情感。TA会认为我这么难过是我自己有问题。
孩子第一次经历宠物的生死,肯定会伤心难过,父母应该承认TA的情感,告诉孩子我们理解TA失去宠物的心情,并给予拥抱,允许孩子通过哭泣来宣泄自己的感情。这样有助于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正面得与失,情感愈发稳定,体会更好的友情,更少接触病痛。
4. 丈夫积极参与到家务中来。
在夫妻双方都工作的情况下,很多丈夫下班回来就瘫软在沙发上,70%甚至更多的家务活都由妻子承担。长此以往,妻子心中生怨,夫妻矛盾突出,被孩子察觉到会对TA产生生物方面的影响。
孕妇生气激动时会大量释放应激激素,影响体内胎儿的中枢神经发育。想要宝宝健康快乐,当父亲的多做些家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