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好奇心起
懵懂走进链圈
站在底层仰望
天空乱云翻卷
官人动怒发九问
精英激愤回一篇
区块本是无情物
链起纷争为哪般
今天看了霍局长大人的九问区块链,感觉无语,与新华社的三问,不在一个水平
线。
然后又看到了郭善琪先生的答九问,感觉无言,共识经济学之说,有点毛遂自
荐。
霍局长的发问,有着很强烈的主观立场在里面,因为他的问题并不是问题,应该
是质问或者是责问的概念。所以回答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人家心里早已经有了答
案。
他的发问,体现了集权思维的特点。
郭先生的回答,显然也有很浓厚的情绪在里面,因为他的回答也不是回答,应该
是著书立说的开篇。所以看起来更像是教育,当然目标更加广泛。
他的回答,反映了自由主义的观念。
立场截然相反的两个人不会有探讨的结果产生,只会是无边的争辩。
所以读了两篇“重磅雄文”,最后就关注到一个焦点。
“人类究竟是信仰央行拍大腿的决定,还是信仰计算机的计算?”
郭先生的这个反问式回答,我觉得有必要谈谈。
关于拍大腿的说法,我有不同意见。央行首先不是某一个人说了算,所以拍大腿
也是一群精英专家的共同决断,这里也有个小范围的共识在里面,至于对错,暂
且不管。
计算机的计算是什么概念?如何把它与信仰放在一起来谈?
这个问题实质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牵涉到的已经不只是区块链这么简单。
这里表面看是对人治与法治的质疑,深层次却是在引人误判。
因为这个问题被上升到了人类信仰的高度,我们无法视之等闲。
首先表明我的观点,我是人类,我宁愿信仰央行的决定。不管他是不是拍大腿来
的。我不会信仰计算机的计算,不管他是不是算力无边。
这里的原因很简单。
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体验的,所以成为智慧生物,宇宙之间,没有比他更复杂的
构成。计算机无论如何进步,总是由人类发明,是人类的工具,不应该由它决定
人类的言行。
说到这个地步,我们要首先考虑一个事情,是不是我们信仰缺失或者举棋不定的
时候,必须要找到一个新的崇拜对象才行?
有人信仰共产主义,有人信仰资本主义,有人信仰宗教,有人信仰某个特定物
种。
信仰是人类与生俱来抗拒恐惧的本能。
但是不论我们信仰什么,信仰必须是指路的明灯,而不能是拘束我们的牢笼。
从这个意义上讲,区块链根本触及不到信仰的事情。
郭先生错把信任当成信仰来思考,共识经济学很难成型。
换个简单务实些的角度来看信任央行还是计算机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前提,大体说的是货币发行的控制。我们一直不满于法币的垄断与超
发甚至滥发,这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但是区块链技术支持下的数字加密货币,是
否没有这种情形?如果没有,为什么9成以上的数字货币会要担心归零?
把一切归咎于有些人挂羊头卖狗肉不行,要知道法币超发也是因为投机盛行造成
经济过热的结果,法币滥发是因为政治不稳才会出现的情形。这些也是有些人造
成。
这里还涉及到共识机制的事情,也就是合约的形式问题。
无论是法律契约还是智能合约,都是一种协议下的共识合同。
他们的作用,都是实现第三者强制执行。
人类的法律体系,经过了数千年演进,伴随了人类发展的几乎整个过程,凝聚了
人类几乎所有的智慧结晶,但是,到今天,还是问题丛生。
计算机的历史有多久?计算能力由什么构成?
是不是世界所有的程序员加在一起,就可以高过人类历史所有的智慧集成?
如果回答不能肯定,为什么要认为智能合约就一定比法律契约的效力更加管用?
法律总是由多数人决定,所以会尽可能考虑现实的人性,否则,无法施行。算法
总是按一定程式运行,他无法真正理解具体的人情。
程序员写程序的时候,靠的是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他是不是就代表了绝对
的公平?
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归根结底,是把共识的主体人群做了一些调整,真要严肃讨
论,中本聪们大多数时候考虑的公平对象,不会是所谓的社会精英。
那么,我们现在热议区块链,信仰区块链,追随区块链,研究区块链的人们,有
谁不认为自己是时代的弄潮儿?有谁不把自己当成是精英中的精英?
虚伪是个不好的事情。
世界可以颠覆,政权可以更替,这世界可以发生任何变更。
如果要干革命,你就大胆说出声。不要用华丽的辞藻和遮遮掩掩的理论,欺骗和
诱惑普通的百姓。
区块链技术的价值,大概最后不会由野心家和阴谋家来决定。
它会给我们带来改变,也会让现在的世界有所不同。
有些时候,有些事却需要理清。
比特币来自于西方的叛逆者们,区块链的去中心思想也是因愤怒资本主义的金融
寡头垄断而发生。
所以,他不会帮助东方的资本主义信徒卖命。
有些人,且莫浪费了感情,以免最后伤害了自己脆弱的小心灵。
区块链不是斗争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