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专注孩子安全,请您关注我们
-1-
趁着休息时间,带孩子看了最近的网红电影《冈仁波齐》,走出影院,孩子第一句话就问我:爸爸,这个电影,我们究竟在看什么?那些人为什么一路走一路拜,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子啊?
我想,这不仅是我们的孩子,很多的成人也会有这样的疑问!
有些人说,这就是他们的风俗,有些人说这就是他们的宗教信仰,当然,也有人表示不理解,甚至质疑。
-2-
都说三十而立,三十岁时的我,事业不温不火,房贷车贷满身,家里老人们身上的零件都有损坏或老化,爱人在一帮闺蜜面前保持着低调,从不埋怨,还一个劲地安慰我,孩子呢,有时候眼巴巴看着小伙伴手上的高档遥控汽车,也从来不跟我们撒娇。
很多时候,我独自一个人在深夜的寂静中,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出神。
我在想,人这辈子忙来忙去,究竟在追求个啥啊?事业发达,车房不愁,老人健康,妻子有面,孩子有出息,我就没烦恼了吗?就会快乐吗?我看也不见得,到时候新的烦恼又出来了。
那是什么呢?钱吗,权吗,名吗,利吗,情吗,爱吗,欲吗?好像拥有这些的人也并不都很快乐,也是满身烦恼,有快乐也是暂时的。既然这些都不是,那人这辈子究竟追求什么,才能得到最真实,最长久,最深彻的快乐呢?
-3-
曾经谣传为杨绛先生的《一百岁感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虽然事后论证为杜撰,但我们去看先生的文字,了解她的人生故事,从“抗战时期在上海,生活艰难,从大小姐到老妈子,对我来说,角色变化而已,很自然,并不感觉委屈”,到五七干校与钱先生菜园子幽会”我们老夫妇就经常可在菜园相会,远胜于旧小说、戏剧里后花园私相约会的情人了”,再到女儿钱瑷和丈夫钱钟书相继去世后,“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你就会发现,她确实始终平静与从容地接纳着人生的波澜,始终孤独与快乐地轻奏着自己的内心。
这种平静不是麻木与后觉,不是消沉与出世,更不是冷漠与无情,而是一种已知前路多波折的淡定与从容,是一种如秋日午后阳光一般的平和与温暖,更是一种水滴石穿一般的内省与坚持。
-4-
《冈仁波齐》的故事很简单:
藏族汉子尼玛扎堆,为了帮叔叔完成朝圣的愿望,选择在新年过后带他上路。这一年刚好是藏历马年,是释迦牟尼降生和成道的年份,也是神山冈仁波齐百年一遇的本命年,诸神会聚集冈仁波齐。转山一圈,可增加一轮十二倍的功德。
村里很多人都想加入尼玛的朝圣队伍,最终成行的11人中,有即将临盆的孕妇,有终日喝得醉醺醺的屠夫,有身患残疾的少年,有盖房子遭遇家人死伤的中年夫妇,还有他们懵懂的9岁女儿。
一辆拖拉机用来运装备和物资,没有任何锣鼓喧天的仪式,镜头就突然切换成,男女老少匍匐在地,磕起长头,朝圣之路就这样开始了。
全程2000多公里,几步一叩首,每一步路,都徒手依靠两块木板,木板置于头顶、胸前、腰下拍打,再置于地上进行滑行,叩首,起身,继续,再继续,破损的鞋子、磨破的膝盖、砸伤的腿、中途出生的孩子、刚刚生育的产妇、撞坏的拖拉机、生病头疼的小女孩,神山脚下离世的杨培爷爷,从大雪纷飞走到桃花盛开,再到绿树成荫,他们来什么经历什么,对一切际遇都平静而坦然地接受着。
看到最后,你会发现,他们的朝圣之路,就是通达自己内心的那条路,他们朝圣之路上的所有,就是那人生的修行,他们所追求的,就是内心的那份安宁和平静。
我想,这就是《冈仁波齐》想要告诉我们的——不管是什么方式,人生的终极追求就是内心的宁静与从容!
正如《菜根谭》中所言,心无物欲 ,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倦云舒。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原创辛苦,转载请注明出处
往期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