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养,是父母永不放弃的自我成长

男生上初一时候,因为贪玩,所以成绩不如小学的时候,他的爸妈总是说:不要像我们这样,没有读到书而做的是最累的工作,每天含辛茹苦,却挣的是微薄的工资。

当他的小孩在纠正父母错误的时候,父母却说自己没有文化,或者是说自己老了,那懂得那么多,只希望你读好书来,以后有出息。

有多少人有共鸣的,可以留个言……

'这位父母说的:不要像我们一样,其实是给了小孩心里压力,如果读不好书,那就会像父母一样。如果这句话经常挂嘴边,那么它累积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多。

另外,在父母那辈,能读上书的人特别少,其实都是在生活中学到很多很多的知识,而不应该把自己现在的生活状况归结于以前读书时代,而应该是之前的全部结果,读书并不能决定一切。

'这位父母说:自己没有文化,自己老了,记性不好,说出的这句话只会让小孩学会一点,那就是悲观的看事态度。

也可能会学到事事为自己辩驳,找借口来搪塞自己的不努力争取。

如果父母抗拒成长,就会把成长的任务转嫁到孩子身上。如果我们不能接纳自己,对自己不满意,就格外需要一个令人满意的孩子。如果我们不能处理好亲子关系,心中就会有一个“理想小孩”的形象,希望孩子主动符合我们的期待。

有时候,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也就是说,父母的整个人生,都会参与到教育中来。

最理想的状态——孩子懂的,我们懂;孩子不懂的,我们也懂,至少,我们要与孩子有交集。这个漫长的求索过程,既是为自己,也是为孩子。孩子的起点,是父母的肩膀。如此说来,孩子永远不会有相同的起跑线。

所以,我敬重那些勤奋好学、不放弃自我成长的父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字——网络 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 拼的是父母的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 也就是说, 父母的整个人生,都会参与到教...
    anna202648阅读 1,781评论 0 0
  • 我们为什么对教育这么焦虑? 大多数的家长,对孩子、对教育,缺乏一个持久而深入的理解。猛然意识到,赶紧管一下,看到孩...
    叶盈佳阅读 4,985评论 0 5
  • 为人处世的最佳状态是不卑不亢。太在乎别人的眼光和评价,只能让自己做事放不开手脚,犹豫不决,失去自我,失去个性,丢失...
    爱咋咋地_134d阅读 968评论 0 0
  • 一、昨天留下的问题是:在一个健全的社会里,书籍要少,文盲要多。你会如何理解这样的观点呢? 答:1、这是尼采的观点。...
    祥和鸿泰阅读 2,241评论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