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Q 广州sunshine智慧实践应用心得20180829】
01
同事就她孩子的入园分离焦虑找到我。“刚满3岁的孩子刚上幼儿园,今天是第6天。从最初的大哭大闹到现在稍微有一点点好转。但始终不愿意入园,回家也不提幼儿园的事。每天回到家就像双面胶一样黏着我,不给我吃饭、洗澡、睡觉,不能做任何事。晚上要一直抱着睡,一放下就醒,醒来再抱。连续6天如此,感觉自己都要崩溃了。”
孩子出现不愿入园、不愿离开家人的行为,很明显是安全感不够导致的。如何才能补全孩子的安全感呢?
我们首要处理的是父母及家人的情绪,而不是孩子的。一个情绪稳定的妈妈,是提供孩子安全感的最主要因素。根据同事的反馈,我能看出,此刻的同事正处在一种焦虑、着急、厌烦、不知所措的负面情绪中。处在这种情绪状态下的妈妈,很难心平气和地去共情孩子,聆听孩子,和孩子进一步沟通。所以,妈妈要做的第一步是,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提供孩子安全感来源的第二个因素是,父母有良好的亲密关系,相亲相爱。当然,再恩爱的两口子也难免会有意见相左的时刻,此时如何通过良好的沟通技巧来达成双赢,相信是很多家庭可以进一步学习的。
02
解决了这两个重要因素后,让我们回到孩子行为的具体处理。6Q教育的版权之一“神奇的四方格”可以提供我们在不同情景下的处理思路。
首先,当务之急是处理孩子的情绪。对照沟通四方格,孩子不愿入园,妈妈希望入园,此时处于“子女困惑区”,沟通的重点是“积极聆听、同理同情。”具体对话可以这样展开:“宝贝,妈妈看到你非常不愿意去幼儿园,是不是看不到爸爸和妈妈,幼儿园的老师和同学又不认识,你觉得很害怕,是吗?”妈妈可以直接从孩子的情绪出发,引导孩子看到他自己的情绪。
除了害怕,孩子可能还有“恐惧、委屈、难过、伤心”等情绪,父母应尽量将孩子的所有负面情绪倒出来。陪孩子一起看到他的情绪后,再同理孩子:“如果是妈妈,也会挺害怕的。妈妈小时候也试过有一次……”此时,建议说一段自己的往事,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没什么奇怪的,所有人都是这样长大的,他并不孤单。
四方格中最核心的是“亲子和谐区”,其他三个区域的问题解决完后,都需要回到和谐区。所以当聆听完“子女困惑区”的孩子情绪后,需回到“亲子和谐区”的重点:爱、欣赏、分享。
具体话术可参考如下:“谢谢你告诉妈妈这么多,妈妈发现你是一个很会表达的孩子。同时你这么害怕,还坚持去了几天幼儿园,妈妈觉得你也是一个很勇敢的孩子。”建议根据和孩子谈话中反映出来的孩子优点来决定具体的话术,其目的是给孩子增加信心,注入正能量,让他看到自己的力量。
第二,要表达妈妈的困惑。对于“孩子每天回家后寸步不离,晚上要妈妈抱着睡”这个行为,对照沟通四方格,此时处于“父母困惑区”,沟通的重点是“面质性我信息”。
具体话术可参考如下:“孩子,从上幼儿园起连续六天,每天晚上你都要妈妈抱着你才睡觉,妈妈已经6天没好好睡觉了,妈妈觉得很累。我希望和你沟通一下,妈妈可以做些什么来帮助你睡觉?”面质性我信息表达的目的是让孩子看到他的行为给妈妈带来的影响,及妈妈的期待。
第三,和孩子双赢沟通。通过妈妈的我信息表达,此时已经把沟通的情景拉入到“亲子冲突区”。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妈妈又必须送孩子去上幼儿园,这两者是冲突的。
“亲子冲突区”的沟通重点是“尊重、民主、自由、平等”,即在这个理念的基础上,和孩子双赢沟通解决方法。妈妈可以提出能给孩子提供的协助,比如,带一点什么能让他感受到妈妈温暖的东西一起去上幼儿园,比如晚上睡觉的时候牵着孩子的手,等等。
重点在于引导孩子,说出他自己的想法,让孩子去思考解决方法。要相信,一个没有负面情绪、同时内心充满正能量和力量感的孩子,他是有能力和资源提出他自己能接受的解决方法的。
03
“子女困惑区”、“父母困惑区”、“亲子冲突区”的解决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对应某个具体事件的治标性措施。
而真正要治本的措施,还是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扩大“亲子和谐区”。如何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源源不断的爱、接纳、允许、肯定,这个和父母是否具有高情商及良好的沟通能力息息相关。
也基于此,6Q教育的基本理念是:父母好好学习修,孩子天天向上善。愿我们都能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