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书协有两位名家在网上通过视频进行系列的书法分享活动,两位都是书协副主席级别的大咖——曾任书协副秘书长的草书大家张旭光以及书协副主席刘洪彪。
两位书协大腕通过网络和大家分享交流书法,无疑是一件推动书法发展的好事,但,在之前的一场视频中,两位书协大咖的一番言论,却引得众多书法爱好者的质疑,因为他们的节目标题有这样一句话:没有汉字,书法照旧存在。
为了避免断章取义之嫌,下面还原一下他们讨论的原话:
张旭光说:从长远看来,中国哪怕就就说汉字都没有了,但是汉字给我们提供的这个素材,实际上作为书法创作汉字是素材,甚至你要写的这个内容也叫素材,然后如果我们说在传统里边不管哪个书体,比方说笔画的造型、或者一个字的造型,都是符号……
如何用这个时代的审美、如何用全人类的审美重新去组合他,这就是书法的前途、或者生命也好,就有了,如果没有这一点的话,那慢慢它进入博物馆了……
刘洪彪说:那可不吗?实用功能就已经接近于零的时候,你还按照那样搞,就没有意义了,我们打个比喻吧,就是说画画的,你还停留在“画得特别像跟真的似的”,那你要这个画家干什么?书法像印的一样,那你要这个书法家干什么?
刘洪彪接着说:(画得像写得像)印刷机打字机全部可以完成,比你更整齐更标准,所以艺术家,他不是说这个绘画美术家要搞得多么多么像,像,让摄影家(去干),比谁都像,写字的,你写得整整齐齐,怎么标准,也没有那个印刷出来的标准……
张旭光:如果你笔下不能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这些事就都让智能机器人代替了……
那么可以看出来,这是一段讨论书法未来、以及当代书法的审美和发展趋势的话。两位书协大咖要表达的意思,的确是说如果将来没有汉字了,书法也照样会存在,因为汉字只不过是书法的一个素材而已。
很显然,书协大咖所说的“存在”,不是指书法会存在于博物馆成为一种文化遗产,而是说,没有了汉字,书法仍然会进化、会以另外的素材为创作基础表现出来。
按照他们的理解,书法可以用这个时代的审美和全人类的审美去重新组合,也就是说,可以给书法找到另外的素材去替代汉字,这就是书法的前途——书法不一定非得基于汉字而存在。
基于这样的认知进而反推,所以那些写得标准、画得逼真的艺术家已经没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因为写得标准画得逼真都可以被现代科技所替代,因此当代书法应该要表达情感,而不是写得标准,因为未来如果汉字都没有了,你写再标准都没意义,如果现在就开始探索新的审美和新的组合方式,未来就算汉字没有了书法也不会消失。
以上,大概就是网友通过两位书协大咖的言论得到的理解,但网友们对“没有汉字书法照样在”的说法并不认同,大多数网友认为:没有汉字谈何书法?为什么,因为书法的存在,就是基于汉字而存在,全世界只有华夏有书法,因为只有华夏才有汉字,其他拉丁文之类的文字都不存在书法,所以,一定是先有汉字再有书法,没有汉字就没有书法!
如果照书协大咖们的说法,没有汉字,以后拉丁文也可以当成书法写,那他们有没有见过如今的越南就是用毛笔字写拉丁文当春联?但那还是书法吗?按照书协大咖的说法,没有文字也可以写书法,那不就成了用毛笔画画?那不就是传统绘画?哪还有书法呢?
更让网友感到愤怒的是:汉字,怎么可能会没有呢?于是,有网友说,说出这样话来的人,一定是想为自己所写的丑书作开脱,因为说出这话的二位书协大咖就是以草书著称,而他们的草书经常被人诟病,所以他们才说没有汉字书法也会存在,以此来说明自己写的字之所以别人看不懂、之所以不标准,是因为他们写的是“书法”而不是汉字。
当然,这样针锋相对地回应两位书协大咖,也不一定是理智的,毕竟,草书也是基于汉字的书法,虽然书协大咖说没有汉字书法也照样存在,但至少在目前,他们的书法仍然是基于汉字存在的。
书法的未来到底是如何,或许穷尽我们的想象也无法推测,他们说汉字不存书法仍在,但很多人也坚信汉字会永存、书法也永远只会基于汉字存在,可惜的是,又有多少人思考过:书法,或许会被某些人就此毁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