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无数学生十二年寒窗苦读的梦想之地。当一纸通知书落入手中,是欣喜,是激动,父母心中的情绪绝对不会比我们少。
许多人都是这样的情况,平日里对自己采取“放养”政策的爸妈,这次突然认真起来,二话不说买了好几张车票。
你上大学,他们也要跟你去。
许多人觉得没什么,认为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你是否想过,他们究竟为什么想陪你去?
离别是注定的。不忍接收离别的他们,只能尽量延长在一起的时间。
我也快开学了,我爸太忙实在脱不开身,走那天便会是只有我妈送我。
说实话我和我妈的关系一直不是太好,从小我就爱犯错惹她生气,便也没少被她打骂。有了弟弟之后更是感觉本就没有多少的爱就更加的所剩无几了。
这几年慢慢长大,也懂得了她的苦心,也明白她并没有偏向谁,却还是总感觉,她并不是特别关心我。
这几天收拾开学带走的东西。各种大件小件零零散散,我都逐一收拾好摆好放好,觉得也没什么,就等那天拿箱子提包出发。
但是我妈,成天念叨着:那条被子薄不薄啊,也不知道那边冷不冷,但是拿那条厚的又会不会热了啊,你拿的东西多了没地方放怎么办,这些东西你拿够了没有,到那边还需要什么就赶快买啊……
每天如此,一天N次。
我开始还不在意,觉得她把我想的太弱,就好像我不知冷暖而且什么事都不会办。
但后来我明白了。
以后你不在她的视线之内,你的饥寒冷暖她都无法及时知道。她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多做准备,尽可能的让你在她看不到的地方过的好好的。
我妈是爱我的,只是她从不愿意说。
她担心我的冷暖,她担心我的吃住,她担心我与新同学的相处。
她担心我是否能代替她照顾好我自己。
中国的大多父母就是这样,爱,却不会表露出来。他们不会说“我爱你”,却恨不得把那颗爱你的心都掏给你。
就是那句话,爱在心,口难开。
曾经在网上见到过一个调查报告,某网站调研数据显示,工作后,仅有34%的人每年能回家陪伴父母超过30天,20%的人陪伴时间不足30天,24%的人陪伴时间仅有7至9天,而22%的人陪伴父母的时间竟然不到7天。
也就是说,进入职场之后,66%的人常年在外,不能陪伴在父母身旁。
“世间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团聚,唯有父母的爱是指向别离”
还好我才上大学,我还有时间。
可是我又剩了多少时间呢?
大学不像高中,初中,小学那样来去自由。我不能在某天随意的回家住一宿,父母也不能想我了就能立刻来看我。毕竟遥远的路程要消费的几百元车票不是随随便便的事情。
无法陪着你,只能一遍遍的叮嘱,让你替他们照顾好自已。
从此一别,要过好久才能再见。即使我再想家,能做的也不过是打打电话发发短信。那个时候,父母的脑子一定在高速运转。
如果我说,我在吃饭,他们一定会马上想象我坐在诺大的餐厅内排队买饭吃饭的样子。
如果我说,我在路上,他们一定马上会想象我独自走在校园的路上,是慢悠悠的闲逛,还是大步走着?
如果我说,我在寝室,他们一定马上会想象我在书桌前坐着还是在床上,寝室里是不是还有我的室友?
如果我说,我在上课,他们一定会马上责怪我上课怎么能看手机,要我把手机收起来好好听课,不再理我。
如果我说……
因为他们不在你身边,你的一切他们只能凭借残留的记忆去想象。
所以,父母送你报道的时候,请带他们在校园里多转转吧。
毕竟这是他们回去后,想你时的唯一参照。
以后你就要渐渐适应没有他们的生活,但是同样的,他们也要努力适应没有你的生活。相信我,他们的过程并不比你的容易,因为你是他们看了十几年的孩子。哪能轻易放飞。
前段日子有个话题上了热门,“放假在家你妈是怎么嫌弃你的”,下面评论笑到抽,看完评论纷纷感慨原来大家都是同一个妈。
“我觉得我妈选择性失明,她永远看不到我擦桌子扫地拖地,只看得到我在玩手机”
“你看你的头发!全家都是你掉的头发!”
“我妈睡觉就把路由器关掉,醒来就把我屋空调关了”
“反正不管我哪不舒服我妈就说我玩手机玩的”
“什么都怪我,就差天气热不是我的错了”
“自从养了狗以后,我在家里的地位又下降了一个档次”
都是如此这般深的人心的话……
但是翻看中我发现了一个评论,让我瞬间泪湿眼眶。
她说,我好希望她继续嫌弃我啊,只可惜她8月17号去世了。
想必这位女士在看这种话题的时候是会哭的吧。别人嫌弃妈妈的语言在她的眼里却成了有母爱的炫耀,她也好想再被妈妈嫌弃。
同样的,父母要去送你,你觉得你行便不同意。如果你真的自己去了,带着大包小包到学校的时候,看到别人都有父母的陪伴以及无微不至的关爱时,你确定你不会哭?
你执意要自己收拾东西,嫌他们烦嫌他们唠叨,当你在学校冻的瑟瑟发抖别人却暖暖和和的时候,你怎能不想爸妈?
他们就是要尽最大的努力,让你一切安好。他们就是想让你在不能见到他们的日子里,活的坚强,活的漂亮。
我们大了,父母也老了,他们能为我们做的不多了。
如果你要去哪里,父母要去送你,就同意吧。
现在就紧紧握住他们的手吧,否则以后只有黑夜中的叹息。